A.加强中央集权 |
B.推行地税改革 |
C.发展近代经济 |
D.提倡文明开化 |
A.维新变法 |
B.美国内战 |
C.俄国1861年改革 |
D.日本明治维新 |
学习角度一:科技促进工业发展
材料一 大西洋两岸部分国家工业产量比例示意图

——(摘编自《大国的兴衰》)
(1)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何时开始的?据材料一,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首先领先和后来居上的国家。
学习角度二:政策影响农业发展
材料二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下教材)
材料四 1927年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盘集体化政策”,开展了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2)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指出材料二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分析材料三四请分别对前苏联时期这两种农业政策作出正确评价。
学习角度三: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材料五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
材料六 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3)材料五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经济发生了怎样重大转变?据材料六分析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时面临的危机是什么?他是怎样领导美国走出危机的?
(4)结合上述研究学习,试总结你对发展经济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大国崛起》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面临的重大国内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4)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B.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
C.资本主义的巩固与发展 |
D.科技革命的开展 |
A.实行“废藩置县” | B.允许土地买卖 |
C.提倡“文明开化” | D.对外侵略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