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国民革命运动
-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 井冈山会师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
- 世界现代史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在探索中走向成功的,是不断与时俱进的
材料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斗中相继打出的旗帜

(1)依据所学,写出促使每个时期旗帜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二 ***领导的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协商,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立即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推进国共合作。
②1937年9月,淞沪会战期间,八路军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华北、华东、华中大片国土沦入敌手之时,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开展群众性的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法的游击战争。
③***强调“民主是抗日的保证”,在各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并将没收地主的土地政策,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④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1941年初,***针对国民党的反共行为进行斗争,坚持抗战。
⑤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
(2)***在《论联合政府》中讲到:“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的努力,没有***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论述***的观点。
材料三 ***与邓小平的思考与实践
(3)依据材料三,分别说出***和邓小平思考的焦点。将表格中的①②补充完整。
材料四 “数”说新中国辉煌70年

(4)依据材料四,概括建国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注意:分类归纳概括)任选一个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战斗中相继打出的旗帜

(1)依据所学,写出促使每个时期旗帜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二 ***领导的抗日战争大事记(部分)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协商,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立即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推进国共合作。
②1937年9月,淞沪会战期间,八路军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华北、华东、华中大片国土沦入敌手之时,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开展群众性的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法的游击战争。
③***强调“民主是抗日的保证”,在各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并将没收地主的土地政策,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④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1941年初,***针对国民党的反共行为进行斗争,坚持抗战。
⑤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
(2)***在《论联合政府》中讲到:“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的努力,没有***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论述***的观点。
材料三 ***与邓小平的思考与实践
| 思考 | 实践 |
*** |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提出:在新民主主义政治条件获得后,就应该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国。 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要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 中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于1953年开始执行。 1953年,中国开启了农业、手工业和① 的社会主义改造。 |
邓小平 | 邓1977年11月在广州接见地方干部时,让他们搞活广东经济; 1978年2月,经留四川时,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992年邓小平参观了深圳世贸中心大厦后,在回程的大巴上谈到:计划不等与社会主义,市场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 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② 的决策;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
(3)依据材料三,分别说出***和邓小平思考的焦点。将表格中的①②补充完整。
材料四 “数”说新中国辉煌70年

(4)依据材料四,概括建国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注意:分类归纳概括)任选一个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化的原因。
拥有土地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广大农民的梦想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地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2)材料二中,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3)中共在解放区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材料中,亿万农民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原因。
材料一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地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刘勉玉等《土地革命战争吏》
材料二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一种过渡改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通过减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来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要求农民自觉交租交息,以缓解地主阶级对土改政策的抵触,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争取地主阶级对抗日战争的支持。——《解读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土地制度》
材料三 亿万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农民,以“保田参军”为口号,踊跃加入解放军。在物资、人力等各方面保障上,解放区农民对前方的供应也鼎力而为,粮食、棉布、军鞋等各种物资源源输入军队~蒋家王朝在大陆生存的最后一个机会.就这样在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之下化成了泡影。——《北京日报·土改风暴》
(1)根据材料一,说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如何领导农民解决土地问题。(2)材料二中,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3)中共在解放区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材料中,亿万农民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原因。
“吃一堑,长一智。”下列行动是在吸取秋收起义的教训后作出的是( )
A.向井冈山进军 | B.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D.召开八七会议 |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们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 B.国民大革命 |
C.五四运动 |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①渡江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⑤④③① | C.②⑤③①④ | D.⑤②④③① |
***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 ,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 B.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C.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 D.完成了共产党军队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
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 B.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 |
C.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材料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3)从材料二得知,***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4)材料三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行军”途中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材料一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自周恩来讲话(1927年)
材料二 ***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材料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撤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3)从材料二得知,***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4)材料三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行军”途中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