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海海战为国捐躯的是
(2)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游击队的民族英雄
(3)淞沪会战中出现的两位民族英雄
(4)盘踞在东北的奉系军阀的首领是
(5)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该试题不完整,可能会影响作答,建议补全)
(1)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________
(2)抗击日本的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黄海海战中牺牲的将领是________
(3)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4)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实行复辟帝制的是________
材料一 1839年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摘编自《安德鲁·翰德森致拉本特函》
(1)材料一中的“这场禁烟运动”指的是哪一个事件?中国被迫接受的“条件”写在哪一条约里?这些条件对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在这场战争前后攫取好处最多的是哪个国家?材料三

(3)指出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有哪些?(两例即可)根据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
材料四 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4)材料四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慈禧太后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5)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和解决问题,你有什么感想?
A.抗击侵略 | B.对外交往 | C.民族关系 | D.反清斗争 |
材料一 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摘自《大国崛起日本》
材料二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一一《***在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是发动了什么侵华战争?该战争对我国领土主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密电》中蒋介石的态度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东方主战场”的特点。
材料一: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了大门。
材料二: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请你写出“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名称。并列举一例中国人民在上述战争中反抗侵略的史实。
(2)图一、图二是哪一运动的产物?此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3)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图四揭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

A.丁汝昌 | B.邓世昌 | C.吉鸿昌 | D.李鸿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