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71149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6

1.简答题(共2题)

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两个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他会看到实验1和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出现的现象相同:

(1)两个实验中,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的共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澄清石灰水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实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选填“盐”或“碱”)。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克。
(3)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

2.选择题(共20题)

3.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水蒸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干燥固体的是 ( )
A.SO2B.HClC.H2D.CO2
4.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原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通过调节流量阀,最终排出的溶液呈中性(见图)。现改用氢氧化钾溶液处理以得到钾肥,若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假设两种碱溶液的密度相同),在废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碱的流量阀应作的调节为( )
A.保持不变B.加大流量C.减小流量D.无法确定
5.
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
A.Na+、CO32、SO42B.Cu2+、CO32、SO42
C.Cl、CO32、SO42D.Na+、Ba2+、Cl
6.
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图)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某种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大,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Na2CO3B.Fe
C.Ba(OH)2D.CuO
7.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B.
C.D.
8.
下列各组物质中,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烧碱、氧化钠、Na2OB.纯碱、氢氧化钠、NaOH
C.石灰石、碳酸钙、CaCO3D.熟石灰、氧化钙、CaO
9.
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石灰水、酚酞试液,产生的现象如表。则X是下列选项中的()
加入的物质
稀盐酸
石灰水
酚酞试液
现象
有气泡冒出
有白色沉淀
变成红色
 
A.Na2CO3溶液B.稀硫酸C.NaOH溶液D.NaCl溶液
10.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甲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B.图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02的情况下,产生的0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C.图丙表示往锌中加入足量的稀H2S04,产生的H2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D.图丁表示往稀盐酸和CuCl2混合液中滴人NaOH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2与NaOH溶液质量m1的关系
11.
衣服沾上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直接用水很难洗净。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的液体是()
A.白醋B.酱油C.酒精D.洗洁精
12.
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处形成浅绿色溶液B.b处形成大量气泡
C.c处的反应为中和反应D.d处溶液呈红色
13.
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能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
A.硝酸银溶液“警察”B.稀盐酸“警察”
C.无色酚酞试液“警察”D.纯碱溶液“警察”
14.
某同学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
A.葡萄汁B.食醋C.矿泉水D.牙膏
15.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16.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
17.
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Fe3+、Na+、OH-B.K+、SO42-、Cu2+、NO3-
C.Cl-、K+、SO42-、Na+D.Ca2+、Cl-、CO32-、Na+
1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9.
浓盐酸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是(  )
A.溶液质量变大B.溶液的酸性增强
C.溶质质量分数变小D.溶液的pH变小
20.
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到小气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A.AB.BC.CD.D
21.
如下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
A.稀盐酸和铁B.水和生石灰C.水和氢氧化钠D.水和氯化钠
22.
下列物质在溶液中组内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硫酸铜、氯化钙、硝酸钠B.硫酸、碳酸钾、氢氧化钡
C.氯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钾D.盐酸、硝酸钾、氢氧化锌

3.填空题(共4题)

23.
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 ;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24.
分别把10gSO3、CaO、NaCl和CuSO4•5H2O分别溶于9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该题都填溶质的化学式);所得溶液的pH<7的是_______。
25.
王强家菜地里的蔬菜叶色发黄。周日,爸爸叫王强去买化肥硝酸铵(NH4NO3),当他赶到商场时,硝酸铵刚好卖完。
(1)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建议他购买___________,也能起到与硝酸铵相同的作用。
①氯化钾KCl ②尿素 CO(NH22    ③磷矿粉Ca3(PO42
(2)硝酸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某同学为了证明白色晶体是(NH42SO4,他设计了两步程序:第一步:为了证明铵根离子的存在,必须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现象时,证明有铵根离子存在。第二步:为了证明硫酸根离子存在,该学生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