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题干
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
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盐”或“碱”)。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克。
(3)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5)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________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5-11-20 09:22: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所示,栗子果实成熟前包裹在带有尖刺的硬壳中,故俗称“毛栗子”。成熟后硬壳开裂,栗子果实从中脱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栗子果实被带有尖刺的硬壳包裹,故属于被子植物
B.栗子果实中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
C.栗子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来
D.去掉种皮的栗仁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同类题2
如下图所示,一个放有砝码的蒸发皿浮在水槽的水面上,蒸发皿底部到水面的距离为
h
。当不断地向水中加入食盐时,下列各图中能正确反映
h
与所加食盐质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3
下列描述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装置发生爆炸
B.酒精挥发
C.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D.食物腐败发臭
同类题4
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
有关?
(3)预测实验(二)结果:A、B、C三塑料袋中水珠数:
袋壁内水珠最多;
袋壁内水珠较少;
袋壁内水珠最少。
(4)实验(二)结论:
。
(5)对比实验(二)装置,说明实验(一)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能说出一点即可)
。
同类题5
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铅的凝固点是-328℃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气温接近-50℃时,寒暑表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
小学学科试题库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科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学科试题库
初中数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科学
初中信息技术
高中学科试题库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