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010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8

1.单选题(共12题)

1.
x2+(y+1)2=3绕直线kxy-1=0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36πB.12πC.D.4π
2.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与点的距离是()
A.B.C.D.
3.
一束光线自点P(1,1,1)发出,被xOy平面反射,到达点Q(3,3,6)被吸收,那么光线自点P到点Q所走的距离是(  )
A.B.12C.D.57
4.
若点是圆的弦AB的中点,则直线AB的方程是()
A.B.
C.D.
5.
过点的直线,将圆形区域分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面积之差最大,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A.B.
C.D.
6.
已知圆与直线切于点,则直线的方程为(    )
A.B.C.D.
7.
若点(2,k)到直线5x-12y+6=0的距离是4,则k的值是(    )
A.1B.-3C.1或D.-3或
8.
过点P(4,-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有(  )
A.1条B.2条C.3条D.4条
9.
不论m为何值,直线恒过的定点的坐标为(   )
A.B.C.D.
10.
若过点P(1,4)和Q(a,2a+2)的直线与直线2x-y-3=0平行,则(    )
A.a=1B.a≠1C.a=-1D.a≠-1
11.
圆(x-3) 2+(y+4) 2=1关于直线xy=0对称的圆的方程是(  )
A.(x+3)2+(y-4)2=1
B.(x-4)2+(y+3)2=1
C.(x+4)2+(y-3)2=1
D.(x-3)2+(y-4)2=1
12.
若⊙Ox2y2=5与⊙O1:(xm)2y2=20(m∈R)相交于AB两点,且两圆在点A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线段AB的长度是(  )
A.2B.4C.5D.10

2.选择题(共7题)

13.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blank#}1{#/blank#}  ;王天然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性质十分相似,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但此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她为了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确实发生了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将她设计的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启示
方案1向一个软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再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摇动塑料瓶。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从反应物二氧化碳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方案2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blank#}6{#/blank#} 从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反思】方明同学认为王天然同学设计的方案1中,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把王天然的方案1补充完整。
【理由】{#blank#}7{#/blank#} 。
【设计实验】{#blank#}8{#/blank#} 。

14.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blank#}1{#/blank#}  ;王天然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性质十分相似,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但此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她为了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确实发生了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将她设计的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启示
方案1向一个软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再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摇动塑料瓶。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从反应物二氧化碳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方案2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blank#}6{#/blank#} 从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反思】方明同学认为王天然同学设计的方案1中,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把王天然的方案1补充完整。
【理由】{#blank#}7{#/blank#} 。
【设计实验】{#blank#}8{#/blank#} 。

15.
____ annoys me that Kim never returns the book she borrows.
16.
____ annoys me that Kim never returns the book she borrows.
17.下列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
18.下列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
19.下列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

3.填空题(共4题)

20.
已知圆C经过两点,圆心在轴上,则C的方程为__________.
21.
过直线l:上一点P作圆C:的切线,若关于直线l对称,则点P到圆心C的距离为______.
22.
已知圆C过点(1,0),且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被圆C所截得的弦长为,则过圆心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的方程为
23.
为圆上的动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4.解答题(共6题)

24.
已知圆为坐标原点,动点在圆外,过点作圆的切线,设切点为.
(1)若点运动到处,求此时切线的方程;
(2)求满足的点的轨迹方程.
25.
在△ABC中,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2y+1=0,∠A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0,若点B的坐标为(1,2),求点A和点C的坐标.
26.
已知圆C:x2+y2-4x-14y+45=0及点Q(-2,3).
(1)若点P(m,m+1)在圆C上,求直线PQ的斜率.
(2)若M是圆C上任一点,求|MQ|的取值范围.
(3)若点N(a,b)在圆C上,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7.
已知△ABC的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是lAB:4x-3y+10=0,lBCy=2,lCA:3x-4y=5.
(1)求∠BAC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AB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
28.
已知直线l1xy-1=0,直线l2:4x+3y+14=0,直线l3:3x+4y+10=0,求圆心在直线l1上,与直线l2相切,截直线l3所得的弦长为6的圆的方程.
29.
已知过A(0,1)和且与x轴相切的圆只有一个,求的值及圆的方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