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杨靖宇誓死不降

1938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

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杨靖宇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在零下40度严寒中,没有一粒粮食,仅仅依靠树皮棉絮和雪水充饥,但是他与600人的日伪军顽强作战,誓死不降。伪排长赵廷喜劝降他:“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对投降的人不杀头的。”杨靖宇平静地回答:“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

由于叛徒出卖,杨靖宇被敌人包围,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他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惊。

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小题1】“惨无人道”的意思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等。
【小题2】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杨靖宇面临的困难主要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在这种情况下,杨靖宇依然誓死不降,表现了他________的精神。
【小题3】读一读伪排长赵廷喜和杨靖宇的对话,想一想,杨靖宇的行为和下面哪句诗表现的一样?(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人无信不立。
C.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小题4】想一想,当敌人看到杨靖宇的胃肠里的枯草、树皮和柳絮的时候,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有很多坚贞不屈的革命将士。除了本文中写到的杨靖宇之外,你还知道谁?请你写出两个人名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10 04:02: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态度感动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态度值得他一辈子学习。

【小题1】“生动别致”这个词可以换成( )
A.莫名其妙B.不耻下问C.栩栩如生D.活泼可爱
【小题2】“这画太有味道了。”这句话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A.酸甜苦辣等味B.美味的意思
C.画的内容生动有趣D.发臭了的气味
【小题3】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不包括(   )
A.梅花艳丽俊秀B.公鸡生动别致
C.《梅鸡图》太有味道D.梅、鸡画在一起
【小题4】起初谢时尼为什么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
A.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D.老师看起来像是在开玩笑。
【小题5】是什么让谢时尼知道了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小题6】谢时尼被齐白石_______的态度感动了,在学习上我们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青霉素的诞生
1928年9月,在伦敦圣玛丽医院的一间实验室里,弗莱明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实验。他一直致力于抗菌物质研究,试图搞清楚白细胞是怎样抗击入侵病菌的。这会儿他需要一些葡萄球菌,可是在哪儿呢?天哪,弗莱明的实验室就像杂货店一样,杂七杂八乱放一气。应该在这里,昨天刚刚培养的,今天长得如何了?“啊!忘了盖盖子,葡萄球菌培养液一定是被什么细菌污染了。弗莱明刚要把它拿走,却觉得好像有些不寻常,他低下头认真地观察起那个入侵者来。这是一种青色的霉菌,“葡萄球菌完全被溶解了!”弗莱明暗暗吃惊。直觉告诉他,他的研究要有一个重大突破了。
弗莱明立即着手鉴定并培养这些神秘的霉菌,最后他得到一瓶澄清的滤液。弗莱明一次次地把滤液接引到长满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的培养皿上,细菌都被溶解了。这种神秘的、有如此威力的霉菌究竟是什么?透过显微镜,他发现这是一种单菌物质,与面包或奶酪里的霉菌没什么不同。这种青霉菌向汤里释放出呈小金球状的杀菌物质,霉菌不断进攻,很快,球菌便全军覆没了。真正的杀菌物质,就是青霉菌生长过程中的代谢物——青霉素,弗莱明将其活跃成分命名为“盘尼西林”。
实验接连成功,弗莱明越来越兴奋,他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一次,助手克拉德克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几天后红肿化脓了,弗莱明给他用青霉素溶液清洗后,很快就消肿好了。这可能是青霉素最早的临床应用了。
(1)文中两个加点词语分别指代什么?
“杂货店”指
“入侵者”指
(2)第一自然段用了很多笔墨写弗莱明的丁作状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写出青霉素的提取过程。

(4)你认为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纯属偶然吗?还有什么在背后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