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苏老师教数学,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有一次数学测验后,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我瞅了一眼分数,还行!便顺手把试卷往书包里一塞,早把“改完试卷中的错误一定要给老师看一看”的要求丢到脑后去了。没想到,我这举动早被苏老师看在眼里,她走过来对我说:“你错了一道题,改完了吗?”我漫不经心地回答:“我知道。明天再说吧!”苏老师严肃地说:“马上改,不要让一道错题过夜!”我只好把试卷从书包里翻出来,苏老师站在我座位旁一直盯着我改完,又让我说错题的病因,才离开我。从此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老师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抄写在横线上。
4.给这段话加上一个结尾,写在文中横线上。
5.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19 12:25: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理解

父与子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其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并称之为“八格牙路(混蛋)”。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这时,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之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缘的小树。他艰难地爬上来。

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悠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小题1】读文章,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的词语。
(1)径直:________
(2)置之不理:________
【小题2】儿子在坑里,发现自己危险后,他的第一个反应是(__________),第二个反应是(___________),而得到父亲的回答是(__________),儿子最后的办法是(___________)。
【小题3】读完文章,你的疑惑是________,反复读后你对这个疑惑的理解是_______。
【小题4】读了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如果在你生活中再发生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去年的树
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歌。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明年春天我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来找她的好朋友树。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去年长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飞向山谷。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儿。鸟儿问小女孩儿:“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唱起去年唱过的歌。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1. 树和鸟是好朋友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去年的树不见了,鸟儿感到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她是怎么打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有一位小女孩的母亲出去买菜了,她便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家捉迷藏。藏来藏去,她想到了谁也想不到的好地方。她心里得意极了。她悄悄地藏在了窗帘的后面,窗帘后面有一扇打开的窗,外面的景色是那么的精致,蔚蓝的天空下 ,远处是郁郁葱葱的草地,近处是心情懒散的人们正在休闲散步聊天。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那么平静、那么悠闲。

房间里的孩子们都玩得开心极了。小女孩为了躲藏得更隐蔽些,使劲往窗后靠,突然间,死神悄悄来到了小女孩身边,她一不小心,人从六楼开始往下坠落。这时她的母亲正好买菜回来,偶尔抬头,看见了那惊魂落魄的一幕。母亲扔掉了手中所有的东西,不顾一切往前冲去。孩子在空中往下坠落,母亲在地上往前飞奔,四米、一秒,三米、二秒……一米,奇迹出现了——母亲稳稳地抱住了吓得几乎晕过去的孩子,和孩子一齐倒在地上。人们惊呼着,感动着,是什么创造了奇迹?是爱,是深深的、亲亲的母爱啊!孩子在鬼门关前与死神擦肩而过,而母亲却再也没有醒来。

后来,有许多专家来验证这个故事的偶然性和真实性,他们用很多物体来验证,比如用木偶从六楼往下落,再让人站在他母亲的位子去接,实验了很多次,却总也无法成功…

【小题1】文中划线的地方是______描写。加上它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惊魂落魄”的近义词是“   ” “惊魂落魄”那一幕是指   她的母亲看后
【小题3】“奇迹”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造出奇迹。
【小题4】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开头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