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去年的树
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歌。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明年春天我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来找她的好朋友树。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去年长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飞向山谷。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儿。鸟儿问小女孩儿:“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唱起去年唱过的歌。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1. 树和鸟是好朋友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去年的树不见了,鸟儿感到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她是怎么打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07 01:0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徐悲鸿励志学画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妒忌。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shēn zào( ),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bì xū( )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chén liè( )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常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剩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看拼音写词语。
2.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并填空。
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写具体。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悲鸿学画非常刻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征服
有一劫犯在抢劫银行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要听从他的命令。
警察四散包围,但不能离去。劫犯挟持人质向外突围。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成了痛苦的呐喊。
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恐吓之时马上要生孩子了。鲜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情况十分危急。
一边是逃跑和漫长无期的良心谴责,一边是一个即将出生的生命。劫犯犹豫了,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内都注视着劫犯的一举一动。
终于,劫犯缓缓举起了枪——他将枪扔在了地上,随即举起了双手。警察一拥而上。围观者竟然响起了掌声。
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相信我!”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铐。
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人,人们高呼万岁,相互拥抱。劫犯双手沾满鲜血——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他的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
警察将手铐重新戴在他手上,他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个小生命是我从医以来第一个从我枪口下出生的婴儿,他的勇敢征服了我。我现在希望自己不是劫犯,而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有时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因为他强大,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时间是1999年7月25日。
【小题1】写近反义词
近义词:艰难_______ 喝令_______
反义词:犹豫_______ 简单_______
【小题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为什么说一边是牢狱之灾,一边是即将出生的生命让劫犯选择,每个选择都是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劫犯放下枪后,围观人群为什么鼓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你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劫犯双手沾满鲜血——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这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小题1】琴声优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