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竹柏影也    乃悟前狼假寐,以诱敌(《狼》)
B.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愿人长久(《水调歌头》)
C.相与步中庭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出师表》)
D.月色入 路不拾遗,夜不闭
【小题2】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念无与/为乐者
【小题3】将下面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4】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记承天寺夜游》强调“闲”,《湖心亭看雪》着重“痴”。“闲”字,表现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11 04:49: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②,大块③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高谈转清。开琼筵④以坐花,飞羽觞⑤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注释]①逆旅:客舍。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逆:迎接。旅:客。②阳春:和煦的春光。召:召唤,引申为吸引。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③大块:大地,大自然。④琼筵:华美的宴席。坐花:坐在花丛中。⑤羽觞: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有头尾羽翼。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 
(2)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
(3)幽赏未(______________) 
(4)有以也(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欣起行 后知生于忧患
B.开琼筵坐花 请军礼见
C.念无与乐者 欢几何
D.自康乐以来   独惭康乐
【小题3】翻译下列语句。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小题4】(甲)写夜游,(乙)文写夜宴,结合内容说说其目的有什么不同?

同类题2

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小题1】解释加点字
(1)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无与为乐者
(3)秋夜坐钓月矶
(4)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小题3】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
【小题4】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小题5】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4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②夕岚:傍晚的山光。③勒:抑制。④夕舂:夕阳 ⑤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⑥受用:享受。
【小题1】下列加点字与“止午、未、申三时”中的“止”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蝉则千不穷B.为复有能其奇者
C.对镜花黄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乐者    春为月
B.别一种趣味    非木杮
C.山岚设色妙    何陋有?
D.相与步中庭    山门圮
【小题3】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小题4】翻译下列语句
安可为俗士道哉!
【小题5】两篇同借月抒情,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