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化指的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 等各方面的变革。
(1)“让人们将目光转向人而不是仰望神,是欧洲近代精神觉醒和发展的关键”。据此回答,哪一思想文化运动推动了欧洲近代精神的产生?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通过这一改革,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野蛮的俄罗斯社会走向了近代。”请问,材料指的是哪一场改革?这次改革有怎样的局限性?(或者列强这次改革中使“野蛮的俄罗斯社会走向 近代”的内容?)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通过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初步发展起来。请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1)“让人们将目光转向人而不是仰望神,是欧洲近代精神觉醒和发展的关键”。据此回答,哪一思想文化运动推动了欧洲近代精神的产生?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通过这一改革,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野蛮的俄罗斯社会走向了近代。”请问,材料指的是哪一场改革?这次改革有怎样的局限性?(或者列强这次改革中使“野蛮的俄罗斯社会走向 近代”的内容?)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通过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初步发展起来。请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请对比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见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也见证了古今中国的沧桑变迁。关于上海的历史你知道多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面四幅图片中哪一个是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写出图片序号即可)

(2)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强迫中国开放上海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杜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利?
(3)上海也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见证者,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分别是什么
(4)近代中国,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蓬勃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与科学知识的传播,深刻影啊着大众的生活,试举出一例近代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报纸或出版机构。
(5)上海还见证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几件重大历史事件,请你试举两例并加以说明。
(1)下面四幅图片中哪一个是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写出图片序号即可)

(2)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强迫中国开放上海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杜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利?
(3)上海也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见证者,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分别是什么
(4)近代中国,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蓬勃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与科学知识的传播,深刻影啊着大众的生活,试举出一例近代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报纸或出版机构。
(5)上海还见证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几件重大历史事件,请你试举两例并加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林则徐翻译外国报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根本目的和近代哪一场探索活动的目的是一致的?
(2)根据材料二,《时务报》宣传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时务报》创办及畅销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现象出现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报刊对近代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 林则徐搜集各种报刊,看看外国人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和他们怎样看待当时的中国……他在寄呈道光译报材料时又说:“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在编写《四洲志》之余,他还搜集了大量的船炮模型图纸等资料,希望进行仿制。
材料二 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100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开始办报,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时务报》曾日销17000份,“为中国有报以来之未有”。
材料三 20世纪初,《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关于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除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
回答:(1)根据材料一,林则徐翻译外国报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根本目的和近代哪一场探索活动的目的是一致的?
(2)根据材料二,《时务报》宣传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时务报》创办及畅销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现象出现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报刊对近代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创办了( )


A.轮船招商局 | B.福州船政局 | C.汉阳铁厂 | D.江南制造总局 |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
外因:第二次鸦片战争 | |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
内因:清政府统治危机 | 中国近代化开端 |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北伐战争 |
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A.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 B.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产业 |
C.推崇民主共和,推翻满清王朝 | 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1)中国的近代化首先是从经济上开始的。材料一的方框中应填上哪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3)据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等人领导的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一 见下图:

(1)中国的近代化首先是从经济上开始的。材料一的方框中应填上哪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曾国藩诸人不能救国救民族的原因是什么?(3)据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等人领导的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