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李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1)箅(bì):蒸饭用的算子。(2)馏:把半熟的食物蒸热。(3)糜:稀粥。(4)志:记住。(5)更:交替。易夺:改正补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
(1)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 门外:____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而不
顾 顾:_________________
(3)宾客
诣陈太丘宿 诣:_________________
(4)饭落
釜中 釜: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理解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
(D友人惭,下车引
之 之:_________________
(2)仿佛志
之 之: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句子翻译。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小题4】下列对甲乙两段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朋友未能如期赴约,陈太丘决定先行一步 并嘱咐元方在家等朋友。 |
B.甲文中元方尽管年幼,但是面对友人的冒犯,当面毫不客气地斥责了友人。 |
C.乙文中太丘和朋友谈话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兄弟二人,结果煮饭时忘了放箅子。 |
D.乙文中兄弟二人把偷听到的谈话内容完整复述了一遍,太丘便没有惩罚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