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八名选手都蹲在了起跑线上,突然第八道的选手向裁判示意姿势不舒服,第一次起跑被中止,顺势而出的刘翔稳稳地走回,脸上不起一丝波澜。
第二次起跑仍然没有成功,第六道的美国选手特拉梅尔抢跑了。如果再有人抢跑将被罚下,气氛变得越发紧张起来。重新回到起点的刘翔深吸一口气,跳了两跳,但是望向终点的目光依然那么坚定。和每次起跑一样,刘翔仍然是最后一个蹲下身子,显得十分沉稳。
一声枪响,炸裂长空。刘翔疾如炸雷,快如闪电,起跑非常有力,他冲在了最前面,这一次他倾尽了全力,从第一栏起就一直领先。没有人能追得上他的bù fá( ),最后一栏后,刘翔已经yáo yáo lǐng xiān( )。
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
12秒91!场上的人们惊呆了。刹那间,全场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声……
雅典奥运会大幕已谢,但刘翔红色旋风般冲线夺金的那一刹那,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脑海中。
1.选择加线字的正确含义,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倾”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歪,斜;②反转或歪斜器物,倒出里面的东西;③用尽;④压倒。
(1)尽全力( ) (2)盆大雨( )
(3)倒( ) (4)斜( )
2.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填写词语。
3.在最后两节中找出一对表示时间极短的近义词。
( )——( )
4.“气氛变得越发紧张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场上的人们惊呆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刹那间,全场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声……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1 06:59: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理解题。
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建一条公路。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
开始筑路了。一天,工人们来到田野上,那里长着一片不大的灌木林。工程师批示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突然,工人们停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小题1】读拼音,写词语。
yán shēn    tǐng bá    shào bīng gāo shàng
(    )(    )(    ) (    )
【小题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量词。
一(  )城市    一(  )公路 一(  )橡树
一(  )楔子    一(  )高尚的心   一(  )灌木林
【小题3】在修路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事情让大家停止了工作?
【小题4】“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长久地”说明了什么?工程师又为什么叹气呢?
【小题5】弯曲成马蹄形的公路好走吗?为什么大家还赞叹呢?

同类题3

快乐阅读。

一张纸条

上五年级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的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的。”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小题1】写出文中两个表现“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
_____________
【小题2】“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风平浪静”在文中具体指______。
【小题3】“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如法炮制”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
【小题4】“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类似的错误”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
【小题5】“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教育极大?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