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语段一: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dǒu dòu)七星。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zhuǎn  zhuàn)。”
(1)数一数,这段短文共有(    )句话。
(2)用“”划掉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
(3)北斗星是(    )颗星;北极星是(  )颗星。
A.一颗    B.七颗
(4)找一找,爷爷说了哪些话,在下面画“   
(5)文中的孩子是(   )
A.爱因斯坦   B.达·芬奇  
A.张衡
(6)用文中带点的词说句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13 02:36: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拓展阅读。
北方有个小木屋
小木屋的日子充满了苦涩,住过小木屋的四十多茬子人,一生都忘不了那段有滋味的日子。在我国北方原始森林腹地的疙瘩山上,有一座平平常常的小木屋,只因那方方正正的小木屋盛满了让人心里升腾热浪的事儿,小木屋就被那儿的人们常提起常牵挂。
小木屋是内蒙古森警部队在祖国最北部97万公顷原始森林里防火的重要设施之一,郁郁葱葱没边没沿的松树,使小木屋与外界有了深重的隔膜,所以小木屋就与丰富就与多彩这类鲜亮的词儿无缘。只是每年到了防火期(春季和秋季各3个月),才有3名森警战士来到小木屋住下,每天到小木屋附近的高高的嘹望塔上观察森林是不是有火情,也就在这盛产寂寞和无聊的小木屋里过起难熬的日子复日子的日子。
对于安格林森警中队的官兵来说,每送一次去小木屋执勤的战友,都要经历一次情感的震撼。去小木屋虽非赴硝烟弥漫的战场,但中队的官兵们谁都知道,去小木屋就意味着接受常人难以接受的寂寞和单调的生活。所以,每次送3名去小木屋执勤的士兵,是中队所有
官兵最难受也最难忘的事。中队送行的队伍从早晨太阳升起时出发,急行军两三个钟头才能到达小木屋。
【小题1】和“硝烟弥漫”一样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画“________”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对于在这里居住的士兵来说,外面的世界是________的。
【小题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到小木屋路途遥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在小木屋里居住的士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 侍),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加上隋炀帝它的对面建了皇宫,从此,这儿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 碉)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园 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煌 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轮 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1)在括号里正确字的下面打√。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宜”,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如用部首查字法,应当先查  部,再查 画。
景色宜人中的“宜”的意思是(  )。
a.适合,适当;
b.应该,应当;
c.当然,无怪。
(3)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用“~~”划出另一处文中运用同样说明方法的句子。
(4)龙门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5)龙门石窟中的最大的佛像是 。它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 )的情操、( )的感情、( )的胸怀和( )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