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哑吧”学生
从前,东非地区有一位很有名的医生。他的医术很高明,不过从来不肯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别人。后来年纪大了,他才答应只收一个学生,而且这个学生必须是个哑巴。
在医生居住的那座城里,有一位贫苦的女人,这一天,她对自己(唯有 唯独 唯一)的儿子说:“孩子,妈妈没有钱供你念书,你装成哑巴去学医吧,学好了医道,好为人们解除病痛。记住,________医生怎样考验你,你________要克制住自己,万万不可以说话。”
孩子答应了母亲的要求__第二天就去求拜医生__医生问孩子的母亲__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哑巴吗__是的__医生__母亲回答说__
医生收下了孩子,可他仍不放心,便用各种方法进行试探,但孩子始终没说一句话。最后医生确信这是一个“哑巴”,便开始向他传授各种医术。“哑巴”学生qín  fèn  cōng  míng,伶俐好学,老师感到很满意。几年过去了,孩子学到了许多“绝招”,不少yí  nán  bìng  zhèng他都可以独自处理了。
一天,来了一个病人,说他头痛得很厉害。医生诊断后对病人说:“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病人同意了。脑壳被揭开后,大家都吓了一跳,原来,里面寄生着一条白蠕虫,虫子一动,病人就痛得要命。于是,医生拿出一把细钩子,打算把虫子钩出来。“哑巴”学生像往常一样,quán  shén  guàn  zhù地观察着老师的动作。这时,他突然想到:“这样的手术很危险,万一钩不出虫子而伤了病人的脑子,后果十分(繁重 严重 沉重),应该采取别的办法才好,可是,如果我说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法,就会立刻暴露了我不是哑巴,欺骗了老师,他会赶我走的。”他急得直冒汗,再想:“如果我不说,病人就会发生意外,造成他终身痛苦,这样________没有尽到医生的职责,________会坏了老师的声誉。”
“哑巴”学生终于说话了。“老师,”他平静地说,“你这样做太危险了。”
说完,他接过老师手里的钩子,放在火上烤了烤,拿过来挨近蠕虫。蠕虫被炙热的钩子烫着了,开始蠕动起来,很快就爬出了病人的脑子。接着,“哑巴”学生缝合了刀口。医生听“哑巴”学生突然开口说话了,惊奇万分,但他还是允许学生做完了手术。
“你不是哑巴,为什么欺骗我?”手术后,老师质问自己的学生,并打算赶走他。
这时,学生坦然回答说:“是的,老师,我欺骗了您,很对不起您。不过,那是为了学到医术。可现在,看见病人受到死亡的威胁,作为一名医生,我不能再沉默了。如果老师万一失手,不但病人有生命危险,而且还会损害老师的名声……”
老师听了很受感动,说:“我的孩子,你做得对。我的名声倒是小事,病人的安危才是大事啊!”
【小题1】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
孩子答应了母亲的要求________第二天就去求拜医生________医生问孩子的母亲________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哑巴吗________是的________医生________母亲回答说________
【小题2】将文中横线上的拼音换成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qín  fèn  cōng  míng
yí  nán  bìng  zhèng
quán  shén  guàn  zh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小题3】文中两个括号里用得恰当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不仅……还……   与其……不如……
虽然……但是…… 无论……都……
①记住,________医生怎样考验你,你________要克制住自己,万万不可以说话。
②如果我不说,病人就会发生意外,造成他终身痛苦,这样________没有尽到医生的职责,________会坏了老师的声誉。
【小题5】找出文中描写“哑巴”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文章可以归纳成四个部分:答应收徒、装哑学医、治病救人、吐露心声。其中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两部分内容是:________。
【小题7】说说“哑巴”学生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03 02:40: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特许个生日送到我家。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因为这花是现金零售的。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人,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欣悦。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名者的形象。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怪僻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扒波助澜。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想?我实在没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郁与温馨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我就是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偎——(____)   芬芳沁人——(____)
【小题2】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1)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洁无瑕”“芬芳沁人”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猜想送花人时,为什么总会“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不老的额头》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有删改)

【小题1】请分析文章以“不老的额头”为题目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语境,理解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来自那些不事渲染、本色呈现的细节。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一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加油站。

齐白石先生二三事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他12岁开始学画,几十年如一日,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绘画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为我国国画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苦心画虾

人们最推崇的是齐白石画的虾。那一只只通体透明、触须若动的虾.活灵活现,仿佛有跃出画面之感。白石老人画虾的杰出成就,也绝非一日之功。他说过:“我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都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在大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经常置于画案,每天仔细观察,还常常用笔杆触动它们,让虾表演各种姿态,然后抓住瞬间的变化进行写生。虾的眼睛是两个小圆球,他原来也只画两个浓墨点,在写生时,他观察到虾在水中游动时两眼外横,就以夸张的手法,改画为横笔,这便画出了虾的生气。虾臂和虾钳,是突出虾的姿势和动作的主要部分,过去画法变化不多,齐白石经过反复观察,发现虾急游时双臂伸直,两钳紧合;缓游时双臂弯曲,两钳微张。虾须的变化也同动作关系极大;急游时,向后的弯度较大:缓游或静止时,弯度较小。他把这些观察的细微变化,统统融于自己的画中。经过几十年的钻研,他画的虾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临摹学生的画

30年代,齐白石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国画教师。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梅花下的公鸡画得栩栩如生,特别是那弯弯的尾巴显得格外活泼有神。齐白石欣赏了许久,笑着说:“你的画太有味道了,借我回去临摹一下好吗?”一周后,他又来上课时,拿出自己临摹的作品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得好不好?”谢时尼不禁被老师这种虚心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先生所以能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是他一生勤奋的结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几乎没有一天不在作画。他经常说:“不教一日闲过。”并把这句话写出来,挂在墙上以自励。

有一年春节,村里玩龙灯,别人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尽情地玩耍。可他仍在屋里读诗作画,连龙灯玩到家中都不知道。

他80寿辰那日,学生、亲朋好友齐来祝寿,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他笑吟吟地送往迎来,把客人全送走时已是深夜了。第二天清晨,他很早就起了床,顾不上吃饭,走到画室,摊纸挥毫就画了起来。画了5张规定的“作业”,他仍没有停笔.家里人奇怪地问:“你不是已经画够5张了吗?”他说:“昨天一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

【小题1】火眼金睛。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zhuō zhuó)越     栩栩(xú xǔ)如生
(zhuān zuān)研 笑吟吟(yīn yín)
【小题2】猜一猜,每个句子介绍的是哪个成语?请把词语填入括号中。
栩栩如生 络绎不绝 活灵活现 登峰造极
登上峰顶,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 (______)
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______)
形容人、车、马、船等连续不断。 (______)
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______)
【小题3】齐白石大师经过(    )的钻研,他画的虾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A.几年B.十几年C.几十年
【小题4】齐白石“苦心画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齐白石是怎样对待学生画的《梅鸡》图的?请用“___”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小题6】从“临摹学生的画”中,可以看出齐白石(    )。
A.严肃B.虚心C.骄傲D.自信
【小题7】齐白石经常自励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学一招,本文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呈现了齐白石的三个故事,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