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 侍),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加上隋炀帝它的对面建了皇宫,从此,这儿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 碉)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园 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煌 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轮 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1)在括号里正确字的下面打√。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宜”,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如用部首查字法,应当先查  部,再查 画。
景色宜人中的“宜”的意思是(  )。
a.适合,适当;
b.应该,应当;
c.当然,无怪。
(3)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用“~~”划出另一处文中运用同样说明方法的句子。
(4)龙门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5)龙门石窟中的最大的佛像是 。它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 )的情操、( )的感情、( )的胸怀和( )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15 02:34: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儿子的高质量人生

儿子长大了。他一方面夜以继日地学习,期望自己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一方面又童心依旧,抵挡不住电脑游戏的诱惑,时不时地在电脑游戏中大战一番。   

儿子刚上中学时,“望子成龙”的我们就抱回一台电脑,同时也请回了电脑家庭教师——学习软件,还给孩子买了一些游戏软件。当时儿子真是在班里风光一时。   

有人说,教育软件都是家长买的,游戏软件才是孩子要的。此话不假,孩子以学习电脑、做练习为名,却以玩游戏告终的现象屡见不鲜。家长忍不了了,游戏战场被迫从“地上”转入“地下”,终于有一天,“地下”战场被围剿,全军覆没。

我的儿子平时努力学习,按时完成学校老师安排的任务,当然也在作业之后,念念不忘自己的游戏。作为父母,我们尽量少说,以便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放假了,儿子的时间更充裕了。复习功课之余,儿子的精力几乎都放在电脑游戏上了。我们虽然担心,但是仍然控制自己少说话,静观儿子的变化。有一天,儿子突发奇想:能不能用自己学习过的电脑知识编一个小游戏?半夜他偷偷爬起来研究,一晚上下来还真鼓捣出点名堂一一屏幕上两个小人伸胳膊踢腿,你一拳他一脚,打得还挺热闹。压根儿就没想到玩游戏还能激发孩子的想像 力,更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我们突然醒悟:应当好好鼓励儿子,让儿子干自己喜欢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儿子看到一篇文章《能将游戏作为职业多好》。儿子手舞足蹈,大呼:“英雄所见略同,这真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口出狂言:“现在我玩的是别人的游戏,几年之后,就得让别人玩我的游戏!我要以游戏开发为职业,要拿玩游戏当饭吃,要享受高质量的人生!”   

我们笑着看着儿子,心想:儿子长大了,有主意了。既然人家横下一条心,自己打下百分之百的保票,做家长的怎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呢!

【小题1】从“现在我玩的是别人的游戏,几年之后,就得让别人玩我的游戏”这句话,你看出文章中的“儿子”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从什么地方看出儿子在“享受高质量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般若”读“bō rě”,智慧)。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甲小偷,一直站在门口乙,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决不能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丙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1.文中甲、乙、丙三处所填写的词最恰当的一组应是(    )。
A.打扰窥视目送
B.惊动窥视护送
C.惊动等待目送
D.打扰等待护送
 
2.文中的小偷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但我们仍可以清楚地看见他转变前后的心路历程。请结合全文填空。
小偷初遇禅师感到____________,在禅师的感召下,____________,最后迷途知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老禅师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塑造出禅师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也正是这种人格力量,唤醒了小偷迷失的灵魂,使小偷____________(成语)、迷途知返。
4.结合上下文,解释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绐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这篇小小说加一个题目,写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理解。
朋友的信任
伟大的信任产生在伟大的友谊之上,友谊是信任的基础。 
——梭罗
公元前4世纪,在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皮斯阿司被判绞刑,在某个法定的日子要被处死。
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他的这一要求被告知了国王。
国王感其诚孝,决定让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相见,但条件是皮斯阿司必须找到一个人来替他坐牢,否则他的这一愿望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有谁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但,茫茫人 海,就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日子如水,皮斯阿司也没有回来的迹象。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达蒙 上了皮斯阿司的当。
行刑日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之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愚蠢,那真叫愚不可及,幸灾乐祸的大有人在。但刑车上的达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已经挂在达蒙的脖子上。 有胆小的人吓得紧闭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这真是人世间最最感人的一幕,大多数的人都以为自己在梦中,但事实不容怀疑。这个消息宛如长了翅膀,很快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闻听此言,也以为这是痴人说梦。
国王亲自赶到刑场,他要亲眼看一看自己优秀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皮斯阿司松了绑,并亲口赦免了他的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但感人,而且震撼人的灵魂。千百年来,有关朋友的解释有千种万种。其实,有关朋友的解释中只需两个字,那就是“信任”。 
1.用自己的话完成下面的问题 
(1)“镜中花,水中月”是指皮斯阿司要回去与母亲相见这件事就像  ,不可能 。 
(2)“幸灾乐祸”是说有些人看到   有灾祸,心里却感到 ,说明这些人没有善意。 
2.这是一篇以写   为主的记叙文,第1自然段中交代了    等要素。

同类题4

阅读理解

读书让我长知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书把我带到神秘的太空中,让我了解太空的秘密。读着书,我仿佛置身于太空,在火星上漫步、同外星人握手……

书把我带到地下,让我了解祖国的宝藏。金属的形成是多么的奇妙!地下的矿物是多么的丰富!翻开书,我似乎就和地质学家一起去探险、去考察、去研究……

书带我认识了微生物“大军”。“大军”中既有人类的“帮手”,又有人类的“敌人”。捧着书,我像是在和人类的“帮手”打招呼,帮着抵抗人类的“敌人”……

书把我带到了动物世界,又把我带到了植物王国;把我带到人的身体内部,又把我带到数学天地中;把我带到了成功人士的童年,又把我带到了各个美丽的地方……

书,像一把金钥匙,帮我们打开智慧的大门;书,像一叶小舟,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让书陪伴着我们快快成长,为人类的美好梦想而奋斗吧!

【小题1】写出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书把我带到神秘的太空中。(______)
(2)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______)
【小题2】文中人类的“帮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的“敌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我”从书中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认为书像什么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先生酷爱读书,一生手不释卷,勤读不辍。他还非常关心青年们的读书,常撰文把自己的读书方法介绍给青年们。

鲁迅的视野极其开阔,阅读的范围很广。他主张“博识”,认为读书人应“放开肚量,大胆地、无畏地、尽量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类知识。1934年,他写过一篇《随便翻翻》的短文,专门介绍了他称为消闲的读书“多翻法”。他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多翻”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帮助人们全面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

在种类繁多的、观点不同的众多书籍中,不仅有毫无益处的,而且还有“毒品”或“麻醉品”。究竟怎样才能鉴别书籍的真伪或优劣呢?鲁迅主张用“比较法”,因为“比较是医治受骗的方子”。他强调要敢于接触不同的观点,甚至反面的书籍,看看自己不赞成或反对的人和事是怎样活动的,以加强认识,区别真伪。他很欣赏古籍《稽康集》中附有别人的赠答和论难的编法。他编《伪自由书》、《准风月谈》时,后面也附录了有关的别人的文章,以便于读者进行比较,帮助读者辨别真伪、是非、优劣。

怎样把书读活,使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鲁迅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实践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我先前吃过干荔枝,罐头荔枝,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枝。这回吃过了,和我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因此他谆谆教导青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他希望青年们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小题1】解释词语中划线字的含义。
爱读书:________ 手不卷:________ 勤读不:________ 融会通:________
【小题2】文中的“毒品”和“麻醉品”指的是________,这里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方法。
【小题3】文中的两个问句是_____。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小题4】根据鲁迅推荐的读书法,说出各种方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联系学习实际谈一谈自己有哪些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好的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