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弯腰的谷穗父亲让儿子去田里看看稻子是否可以收割了,儿子回来后说:“爸爸,今年收成看来会很糟。”父亲问为什么,儿子回说:“我看到大部分谷穗都弯着腰,好像无精打采的,肯定不会丰收。”
父亲说:“我的孩子,你要知道,只有被沉重果实压着的谷穗才会弯腰下垂,有些谷穗朝天昂首挺胸,因为它们是瘪的。”
做人也是一样,有人趾高气扬,只因为他腹中空空,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谦虚低调,深感自己学识的不足。心灵高尚的人不会骄傲,因为他知道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小题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骄傲——(  ) 高尚——(  )
【小题2】“弯腰的谷穗”比喻什么?写出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26 11:28: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拓展阅读。

陈胜、吴广起义(节选)

   有一天,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军官,跟他们说,反正误了期,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去吧。那军官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责打吴广,还拔出宝剑来威吓他。吴广夺过剑来顺手砍倒了一个军官。陈胜也赶上去,把另一个军官杀了。陈胜把兵士们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
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我们听您的!”
陈胜叫弟兄们搭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楚”字。大伙儿对天起誓,要同心协力,推翻秦朝。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锄头铁耙到营里来投
军。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杆。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揭竿而起”(揭,就是举起的意思)。
起义军打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陈胜召集陈县父老商量。大家说:“将军替天下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秦国,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王。”
陈胜就被拥戴称了王.国号叫做“张楚”。
【小题1】由陈胜说的“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我想到了李清照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说一说“揭竿而起”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了短文,你觉得陈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拓展阅读。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邻人都夸这两个孩子长得好,长大都会有一番作为。老人也用心考查着他们的成长。
 几年后,他们长高了。老人想考考他俩,就从市上买回两把未开刃的斧头。老人对他们说:“今天我买回这两把斧头,明天让你俩上山砍柴。要各砍各的,看谁砍得多,回来得早。”
 第二天,兄弟俩按父亲的吩咐,就各自行动了。
 阿力想,要砍得快,砍得多,就得抓紧时间。他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地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阿智拿起父亲买的斧头,看斧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就磨锋利了。他也拿上扁担、绳子上山去。到了山上,抡起锋利的斧头,几下就砍倒了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背着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到了家。
 老人看到兄弟俩都回来了,走过去看看他俩的柴,又看看他俩的斧头,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两个,上山早、花大力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这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孩子们,今后做事,不但要卖力气,还要多动脑筋呀!”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
一模一样(ABAC式)      
腰酸背痛(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3.老人考查两个儿子的目的是(   )。
A.看谁力气大
B.看谁会砍柴
C.看谁聪明会动脑
D.看谁诚实勇敢
4.你认为谁做得对?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同类题5

课外阅读吧。
___________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前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这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有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我边走边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想来想去,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儿来的梨?”“梨……梨……是梨摊上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 “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的我丢失的东西。
(1)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词。
一(  )摊子    一(  )梨香
(   )的梨 (   )的孩子
(3)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   ) 随手(   )
严肃(   )   称赞(   )
(4) 在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我”会想些什么呢?试着想象一下,将“我”的心理活动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5)“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的我丢失的东西。” 一句中“丢失的东西”是指
(6)文中三次写“我”脸红,最后一自然段中的“我脸红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将你的感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