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思维飞跃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
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
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
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漂浮感,“重”字一望
而沉坠。“笑”字令人欢笑,“哭”字一看就像流泪。
“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字一出现,
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落笔写出“人”这个字,不禁肃然起敬。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为人们打开一个个想象的天地。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名族像中华民族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1)这段话选自     
(2)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浮起——( )   悲伤——( )
喧闹——( )   渺小——( )
(4)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5)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它变成陈述句。



(6)文中的“……”意思是( )
①表示列举的省略    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③表示话未说完
请你也试着写一写。
或(   ) 或( )
(7)造句。
肃然起敬:     
(8)“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哭”字一看就像流泪。我还想到了其他的字,聪明的你,也来试一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27 04:32: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寄居蟹的启示
布迪兹是西班牙的一位富翁,1986年摩洛哥王室准备授予他“哈桑国王勋章”,因为他曾连续10年捐款给他的故乡——摩洛哥北部的索里曼人,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可是布迪兹先生却并不想接受这枚勋章,因为——
有一次,布迪兹回索里曼,下榻在地中海金兰湾的一栋别墅里。晚上,他到海滨散步,一不小心,踏进了沙滩上的水洼里,伴随着溅起的水花,一群小海蟹纷纷窜动起来,它们或爬入石缝中,或钻进沙子里,布迪兹随手抓了一只。回到住地,当地人告诉他,这种蟹叫寄居蟹,大多生活在岸边的浅水里,但是,如果它们能爬进大海,也会长得如盘子那么大。他非常不解,问:“它为什么不爬进大海里?”当地人摇了摇头。
后来,布迪兹才知道,这种蟹有一种安贫乐道的习性,它们之所以寄居在远离大海的浅水洼里,是因为每次涨潮都能给它们带来点儿可怜的食物,只要有定期的潮水,它们都会赖着不返回大海。由于浅水洼的食物时断时续,它们的生活总是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因此这种蟹很难长大。但是一遇到枯水期或一连几个星期潮水涨不到它们寄居的水洼,它们也会不辞辛苦地爬向大海,最终长成一只盘子大小的螃蟹。
这种蟹对布迪兹触动很大,于是布迪兹决定不再救济他故乡的索里曼人。
【小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授予(   ) 寄居(   )
涨潮(   ) 救济(   )
【小题2】给下列字加一个偏旁再组词。
难(   )——( )
窜(   )——( )
兹(   )——( )
【小题3】给加点词语先择正确的解释。
可怜:A.值得怜悯;B.怜悯;C.(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①他刚三岁就死了父母,是个可怜的孩子!(  )
②对这种一贯做坏事的人,绝不能可怜他。(  )
③每次涨潮都能给它们带来点儿可怜的食物。(  )
【小题4】布迪兹先生决定不再救济他故乡的索里曼人的原因是( )。
A.布迪兹先生的钱款不足。
B.布迪兹先生不想接受王室授予的勋章。
C.从寄居蟹身上,布迪兹先生得到启示:对穷人施以经常性的物质救济,只能给他们造成永久的贫穷。

同类题4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材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化学技术的革新和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題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干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①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②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客。③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④人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小题1】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恰当词语回答,不超过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这两项新技术有什么不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画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第四自然段原有5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一句应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品读。(12分)
信念是一粒种子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线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喝似(   )、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有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 )临绝望的脸上,又露出了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中,真正救了他们的,又哪里是那一壶沙子呢?他们势头的信念,已经如同一粒种子,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最终领着他们走出了“绝境”。
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人生就是这样,只要信念在,希望就在。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心急如焚——
喜极而泣——
(3)短文中画曲线的句子中双引号的作用是  ,“绝境”在这里指  
    。(2分)
(4)说说你对画横线句子的理解。(3分)

(5)有人说队长是一个善于说谎的人,你对队长的谎言有什么看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