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物理
题干
A
、
B
两个半径相同的天体各有一个卫星
a
、
b
环绕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两个卫星的质量相等,环绕周期之比为 4:1,
A
、
B
各自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4:1(忽略天体的自转),则( )
A.
a
、
b
轨迹半径之比为 4:1
B.
a
、
b
的动能之比为 1:1
C.
A
、
B
密度之比为 4:1
D.
a
、
b
所受向心力之比为 1:16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多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7 10:15: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据报道:我国在规划深空探测工程,将在2020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如图为某着陆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图,着陆器先在椭圆轨道1上运动,然后变轨到圆轨道2上运动,最后在椭圆轨道3上运动,
a
点是轨道1、2、3的交点,轨道上的
a
、
b
、
c
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a
、
b
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3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且
ab
=2
bc
=2
l
,着陆器在轨道1上经过
a
点的速度为
v
1
,在轨道2上经过
a
点的速度为
v
2
,在轨道3上经过
a
点的速度为
v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着陆器在
a
点由轨道1进入轨道2需要点火加速
B.着陆器在轨道2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大(不计着陆器质量变化)
C.着陆器在轨道3上经过
a
点的加速度可表示为
D.着陆器在轨道2上由
a
点运动到
c
点的时间是它在轨道3上由
a
点运动到
b
点时间的 2.25倍
同类题2
图为“嫦娥一号”某次在近地点
A
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其中
B
、
C
分别为两个轨道的远地点。关于上述变轨过程及“嫦娥一号”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
A
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
A
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
A
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
B
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
C
点处的速度大
D.“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
B
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
C
点处的加速度小
同类题3
两颗质量相等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r
1
=2
r
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
F
=
m
知道,轨道半径为
r
1
的卫星的向心力为另一颗卫星的一半
B.由公式
F
=
mω
2
r
知道,轨道半径为
r
1
的卫星的向心力为另一颗卫星的两倍
C.由公式
F
=
G
知道,轨道半径为
r
1
的卫星的向心力为另一颗卫星的四分之一
D.因不知地球质量和卫星质量,无法比较两卫星所受向心力的大小
同类题4
据报道,我国预计在2020年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实施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如图所示,若探测器绕火星运动的轨迹是椭圆,在近地点、远地点的动能分别为
E
k1
、
E
k2
,探测器在近地点的速度大小为
v
1
,近地点到火星球心的距离为
r
,火星质量为
M
,引力常量为
G
。则( )
A.
B.
C.
v
1
D.
v
1
同类题5
“HAT-P-1”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外星系最大的行星,围绕某恒星A做圆周运动,“HAT-P-1”距离地球的间距大约为450光年。另观测到该行星的半径为
R
,已知在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由以上条件可求解的物理量是( )
A.恒星A的密度
B.行星“HAT-P-1”的第一宇宙速度
C.行星“HAT-P-1”绕恒星A运行的周期
D.绕“HAT-P-1”运行的卫星的最小周期
相关知识点
力学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一般人造卫星
不同轨道上的卫星角速度和周期的变化
动能的定义和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