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表现出女主人公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的句子是
(2)《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致死不改的句子
(3)《短歌行》中,诗人表达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   
(4)《兰亭集序》中作者谈及了对待抱负、情怀的两种不同态度:
第一类是 。第二类是
(5)《赤壁赋》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生命短暂和渺小的句子是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3 04:16: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瘞 旅 文〔注〕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官名)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早,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待瘞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噫!吾与尔犹彼也!”二童悯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哭泣)而告之,曰:呜呼伤哉!繄(yī 是)何人?何人?吾龙场驿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什么)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
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乌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尔奄忽(死亡)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呜呼伤哉!纵不尔瘞,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豗(huǐ毒蛇)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不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chī)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悲兮!道傍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作者王守仁)
注:本文系作者被贬贵州龙场驿的第三年写的一篇祭文;瘗(yì),埋葬;旅,旅居在外的人。
【小题1】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果:实现
B.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薄:接近
C.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中:中间
D.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友:以……为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小题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6分)
    

(2)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6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①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荀彧传》,有删节。)
①问:通“闻”,名声,虚名。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 异:看重 B.除亢父令除:废除
C.殆有他虑。殆:恐怕,大概 D.会征孙权  会:正赶上,恰逢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荀彧有“王佐之才”的一组是( 3分) (   )
①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②董卓之乱,(求出补吏,——删)除亢父令,遂弃官归。③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 ④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⑤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⑥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寿春。
A.①③④    B.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荀彧年少的时候,南阳何颙就认为他不同于一般,有王佐才,很看重他。
B.太祖迎天子后,四面受敌。袁绍给他写了一封言辞傲慢无礼的书信,太祖看后很生
气,出入的举动不同于平常,众人都说是因为失利于张绣的缘故。只有荀彧认为有
其他忧虑。
C.荀彧死后的第二年,太祖就升为魏公了。
D.十七年,董昭等认为太祖应该晋升爵位为国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勋,荀彧也认为
应该这样做,太祖因此对他更加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5分)
②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5分)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