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后赤壁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    望:每月初一日
B.今者暮 薄:迫近
C.蒙茸,踞虎豹 披:拨开
D.攀栖鹘之巢 危:高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B.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D.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赤壁赋》写的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衣带飘飘的迷人秋夜。
B.《后赤壁赋》写的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初冬。
C.前后赤壁赋中,时节推移,江山易貌,主人公的情绪始终是欢乐自适。
D.苏轼的两篇《赤壁赋》艺术性极高。它描写江山胜景,字字如画。而同一风月,随着节序的推移和心情的变化,又呈现出不同境界。它把写景抒情和说理融为一体,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写得理意透辟。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07 05:51: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②曲肱:弯着胳膊作枕头。③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序叙事简洁,描写生动,短短五十四字,即写出地点、时间、景物以及词人的感受,可与《记承天寺夜游》媲美。
B.“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C.“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D.“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E.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小题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公弼传
苏 轼
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叩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馀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馀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馀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馀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馀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馀悉遣赴役如初。未几,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恕,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叩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
B.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叩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
C.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叩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
D.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叩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
【小题2】下列对原文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加在已故君主、尊长的名字前,表示尊敬。我国古代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说法。
B.进上第,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是古代对科举会试及第者的称呼。
C.视事,官吏就职治事,例如《后汉书·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D.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去官职。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公弼敢于破除弊习。在雩都,他禁止百姓“春斋”祭祀,拆毁不合礼制的祠堂几百个,勒令巫师成为农民,成效显著。
B.陈公弼为官严而不残。在房州,雷甲管兵不力,士兵为非作歹,陈公弼仅仅处置了为暴者,而让雷甲“自赎”。
C.陈公弼办事公平有度。在淮南时,安抚和转运使都说寿春太守王正民不尽职,而陈公弼到任后,为其正名。
D.陈公弼待人仁厚宽容。在庐州,宽恕了喝醉酒进入公府房屋将要做不利之事的人,只将其流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
(2)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