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十五年,直上书房。累迁内阁学士。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擢兵部侍郎。二十一年,丁本生父忧,归宗持服。逾年,起署刑部侍郎。二十三年,嗣父枋殁,回籍治丧。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一,恝然①赴官”。并言:“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诏原之。二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三十年,擢户部尚书。子齐贤,乡试未中试。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书品级予荫生。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人。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开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三十九年,内监高云从漏泄朱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敏中嘱托府尹蒋赐。“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一言及私,即当据实奏闻。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于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自川省用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大功告竣,朕欲如张廷玉例,领以世职。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免其治罪,严加议处。”部议革职,诏从宽留任。四十一年,金川平,诏嘉其劳,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四十四年,病喘,遣医视,赐人参。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于敏中传》 有删节)

(注)恝(jiá)然: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B.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C.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D.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小题2】对下列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甲一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状元”。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B.翰林院修撰也就是翰林院的属官,职责是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
C.丁本生父忧意思是于敏中的生父病重将终。
D.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shì)或谥号。“文襄”是朝廷赐予于敏中的谥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敏中在乾隆三年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因为才华被清高宗知晓,朝廷曾经下诏书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B.于敏中因为嗣父去世回到家乡治丧,不久他亲生母亲又去世了,但是于敏中并没有上报给朝廷,他受到了御史朱嵇的弹劾。
C.于敏中的儿子乡试没有考中,朝廷认为于敏中为官清廉,特意赐予他的儿子荫生的身份,并且加封于敏中的妾张氏为淑人。
D.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他长久的担任军机大臣,和朝外的官吏们有很多的接触,也受到过皇帝的处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7 05:54: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祖仁范,洪州南昌县令,贞元初赠郑州刺史。父玠,少豪侠,轻财重士。安禄山反,令伪将李庭伟率蕃兵胁下城邑,至鲁郡;太守韩择木具礼郊迎,置于邮馆。玠率乡豪张贵、孙邑、段绛等集兵将杀之。择木怯懦,大惧;唯员外司兵张孚然其计,遂杀庭伟并其党数十人,择木方遣使奏闻。择木、张孚俱受官赏,玠因游荡江南,不言其功。以建封贵,秘书监。
大历初,道州刺史裴虬荐建封于观察使韦之晋,辟为参谋,奏授左清道兵曹,不乐吏役而去。滑亳节度使令狐彰闻其名,辟之;彰既未曾朝觐,建封心不悦之,遂投刺于转运使刘晏,自述其志,不愿仕于彰也。晏奏试大理评事,勾当军务。岁余,复罢归。
初,建中年,李洧以徐州归附。洧寻卒,其后高承宗父子、独孤华相继为刺史。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贞元四年,以建封为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既创置军伍,建封触事躬亲;性宽厚,容纳人过误,而按据纲纪,不M妄曲法贷人。每言事,忠义感激,人皆畏悦。七年,进位检校礼部尚书。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十三年冬,入觐京师,德宗礼遇加等,特以双日开延英召对,又令朝参入大夫班,以示殊宠。
建封在徐州十年,军州称理。复又礼贤下士,无贤不肖,游其门者,皆礼遇之,天下名士向风延颈,其往如归。贞元时,文人如许孟容、韩愈诸公,皆为之从事
十六年,遇疾,连上请速除代,方用韦夏卿为徐泗行军司马。未至而建封卒,时年六十六,册赠司徒。
(选自《旧唐书·张建封传》,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B.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C.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D.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是唐德宗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后也用年号称呼皇帝,如“崇祯帝”“乾隆帝”。
B.赠指朝廷对已死的官员或其亲属追封爵位官职,如文中追赠张建封父亲为秘书监。
C.从事又称从事掾,多指汉以后州郡长官自辟的僚属,文中的“为之从事”即为此意。
D.表是臣子向帝王逐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多带有抒情色彩,如《出师表》《陈情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建封颇有声名,受人看重。韦之晋延请他为幕宾,令狐彰授予他官职,刘晏上奏让他担任大理评事,但他认为不能实现自己抱负,都辞职而去。
B.张建封治理有方,威望崇高。在徐州任职期间,他创立设置军队,军务上事必躬亲;常常用忠义感动激发人,人们对他既尊敬畏惧又心悦诚服。
C.张建封屡受提拔,荣宠加身。在他进京入觐时,德宗特地选择双日在延英殿予以召对,又让他在上朝参见时进入大夫行列,以显示对他的特别恩宠。
D.张建封礼贤下士,吸纳人才。无论是否具备才能,凡是来到他门下的,他都以礼相待,天下名士盼望依附,贞元年间连许孟容、韩愈也做过他的从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员外司兵张孚然其计,遂杀庭伟并其党数十人,择木方遣使奏闻。
(2)性宽厚,容纳人过误,而按据纲纪,不妄曲法贷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褚翔,字世举,河南阳翟人。曾祖渊,齐太宰文简公,佐命齐室。祖蓁,太常穆子。父向,字景政。年数岁,父母相继亡没,向哀毁若成人者,亲表咸异之。既长,淹雅有器量。
高祖践阼,选补国子生。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出为安成内史,还除太子洗马、中舍人,累迁太尉从事中郎、黄门侍郎、镇右豫章王长史。顷之,入为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外兄谢举为制墓铭其略曰弘治①推华子嵩惭量酒归月下风清琴上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翔初为国子生,举高第。丁父忧。服阕,除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宣城王主簿。中大通五年,高祖宴群臣乐游苑,别诏翔与王训为二十韵诗,限三刻成。翔于坐立奏,高祖异焉,即日转宣城王文学,俄迁为友。时宣城友、文学加它王二等,故以翔超为之,时论美焉。
出为义兴太守。翔在政洁已,省繁苛,去浮费,百姓安之。郡之西亭有古树,积年枯死。翔至郡,忽更生枝叶,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寻征为吏部郎,去郡,百姓无老少追送出境,涕泣拜辞。
翔居小选②公清,不为请属易意,号为平允。俄迁侍中,顷之转散骑常侍,领羽林监,侍东宫。出为晋陵太守,在郡未期,以公事免。俄复为散骑常侍,侍东宫。太清二年,迁守吏部尚书。其年冬,侯景围宫城,翔于围内丁母忧,以毁卒,时年四十四。诏赠本官。
翔少有孝性。为侍中时,母疾笃,请沙门祈福。中夜忽见户外有异光,又闻空中弹指,及晓,疾遂愈。咸以翔精诚所致焉。
节选自《梁史• 褚翔传》
(注)①弘治:即杜弘治,古代美男;②小选:吏部郎的别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通四年/ 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 三年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 其略曰/弘治推华/ 子嵩惭量/ 酒归月下/ 风清琴上/ 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B.大通四年出/ 为宁远将军北中郎/ 庐陵王长史三年/ 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 其略曰/弘治推/ 华子嵩/ 惭量酒/ 归月下/ 风清琴/ 上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C.大通四年/ 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 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其略/ 曰/弘治推华/ 子嵩惭量/ 酒归月下风清/ 琴上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D.大通四年出/ 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 长史三年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 其略曰/弘治推华/ 子嵩惭量/ 酒归月下 / 风清琴上/ 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洗马,洗,通假于“先”,洗马也就是先马,意思是在马前做先导,是规谏太子的官职。例如晋代的李密,唐朝的魏征等。
B.“服阙” 指古人在朝中为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回家守孝服丧三年,待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以重新出来做官。
C.“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后称皇帝“ 即位”“ 登基”为“践阼”,后来封侯也可以使用。
D.国子生又称国学生,也包括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国子生主要是官员的子弟,他们多数会参加科举入仕,也有被直接授予官职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褚向几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他哀痛欲绝,面容消瘦,亲戚们都感到惊异,等到长大后,他学识渊博性情儒雅有气量。
B.禇翔文才出众。梁武帝越级提拔他为宣城王文学之后,一次,梁武帝在乐游苑召集群臣宴饮,下诏命褚翔和王训作二十韵诗,褚翔一挥而就。
C.褚翔为官清廉。在地方,他廉洁自守,减少繁杂苛刻的政令,废除不必要的开支;在吏部,他公正清廉,不因别人的请托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D.褚翔深受百姓爱戴。他被征召为吏部郎,离开郡县时,百姓无论老少都追随着送他出境,人们哭泣着与他拜别告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翔至郡,忽更生枝叶,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
(2)为侍中时,母疾笃,请沙门祈福。中夜忽见户外有异光,又闻空中弹指,及晓,疾遂愈。

同类题5

(1)修道之人,莫若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犹人食有酒肉,衣有罗绮,身有名位,财有金玉,此并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皆徇之,自致亡败。静而思之,何迷之甚!庄云: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之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以隋珠而弹千仞之雀,人犹笑之,况背道德、忽性命而从非要,以自促伐者乎?

(2)夫以名位比道德,则名位假而贱,道德真而贵。能知贵贱,应须去取,不以名害身,不以位易志。庄云:行名失己非士也。若不简择,触事皆为,心劳智昏,修道事阙。

(注释)①简:选择②循: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③懂得生活的意义的人不去追求对生命没有价值的事物④隋珠:夜明珠。
【小题1】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也B.耳C.哉D.矣
【小题2】画线句“何迷之甚”的“迷”所指内容是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3】“隋珠弹雀”是一个成语,在本文中“隋珠”和“雀”分别喻指________和________。
【小题4】文章两次用到“庄云”进行论证,对此加以评析。
【小题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首句提出中心论点:面对事物须分清主次、轻重,有所选择,懂得取舍。
B.本文正面提出观点,在论证上主要采用反面论证,揭示危害,敲响警钟。
C.本文论证思路严谨、论证方法多样、语势酣畅淋漓,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D.“简事”的唯一依据是“道德”,其他诸如生命、物质、名声等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