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兵北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
B.今行而无,则秦未可亲也  信:信物
C.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购买
D.秦之遇将军,可谓矣 深:狠毒,刻毒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父母宗族,皆戮没 且君尝晋君赐矣
B.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焉用亡郑陪邻
C.臣左手把袖     君知难也
D.伏尸哭,极哀   因人之力敝之
【小题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臣乃得有以报太子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D.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06 05:48: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燕太子丹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久之,荆轲未有行意。太子丹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谒之。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樊於期遂自刭。燕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遂发。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秦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轲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不中,中铜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荆轲游于邯郸
①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⑧为击破沛公军
⑨得复见将军于此   ⑩长于臣
A.①⑨⑩B.②⑤⑨C.③⑥⑩D.④⑤⑦    E. ①⑦⑧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是中国古代封建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 “世子”。
B.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分类,比如“谦称”“敬称” “贱称”等等,“竖子”是对人的贱称,“仆”是古时男子谦称自己。
C.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高亢,慷慨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
D.“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例如文中的“乃朝服,设九宾”。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写荆轲遭盖聂和鲁句践的怒目、怒叱,都不计较,这和《史记》中记叙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一样,意在表现他们并无真才实学,生性胆小的一面。
B.“廷刺秦王”一段以密集的动作描写渲染生死搏斗的激烈场面,语句简短,节奏急促。
C.荆轲之所以刺杀失败,是因为想把秦王生擒活捉带回燕国做人质。
D.在秦国大兵压境的危机面前,荆轲基于对祖国的热爱,对秦国入侵的仇恨,义无反顾的为燕太子丹充当刺客,这种见义勇为,急人之难,扶助弱小,不畏强暴的精神是非常感人的。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①。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②,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③,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注释〕①廷尉,汉朝中央最高执法官。②跸:皇帝出行的车马。此处指发出警告,禁人通行。③当:判决。
【小题1】对文中加横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上(皇帝)行出中渭桥B.于是使(使者)骑捕
C.而更(再次)重之D.上使立诛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则已
【小题2】对文中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乘舆马惊 皇帝坐的车子所驾的马受到惊吓。
B.属之廷尉 把那人交给廷尉衙门严办。
C.廷尉,天下之平也 廷尉是天下平安无事的依赖
D.释之治问 由释之来查究考问。
【小题3】由'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民安所措其手足?B.廷尉,天下之平也
C.固不败伤我乎!D.此人亲惊吾马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2)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3)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答: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子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六年,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吏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女,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
B.无忌既以秦女自于平王  媚:讨好
C.不能无怨     望:盼望
D.赐粟五万石,执珪 爵:赏赐爵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楚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不知东方既白
B.俱灭,无为 师道之不传久矣
C.乃召伍员为行人 醉则更相枕
D.既不得,掘楚平王墓  今其智反不能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已有,还听信谗言,杀害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
B.伍奢是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揭露楚平王的罪恶,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终于同长子一起被杀害。
C.伍子胥是—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
D.江上渔父是个贪图富贵的人,他偶然中救了伍子胥,当伍子胥以百金宝剑相赠时,他看不上眼,说:“如果抓住了伍子胥,可得粟五万石,爵执珪,哪里只是百金剑呢?”却不知道眼前被救的人就是伍子胥,错过了好机会。
【小题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伍 奢 有 二 子 皆 贤 不 诛 且 为 楚 忧 王 使 人 召 二 子 日 来 吾 生 汝 父 不 来 今 杀 奢 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劝学》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1)王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
(2)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①,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②,救巨鹿。战少利,陈余③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④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注释:①卿子冠军:这里指宋义。宋义是上将军,为军中之冠,故称“卿子冠军”。“卿子”是尊称之词。②河:指发源于山西的漳河。③陈余:秦将。④涉间:秦将。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秦军 遇:遭遇B.破釜甑 釜甑:兵器
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 壁:营垒D.诸侯皆焉 属:归属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项羽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由:介词,从
B.项王大惊  乃: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
C.项王夜起  则:连词,不译
D.示士卒必死  以:连词,承接关系,来
【小题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威震楚国,名闻诸侯B.涉间不降楚
C.楚兵冠诸侯D.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