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六经,指礼、乐、射、御、书、数。
B.永和九年,岁在
癸丑
癸丑:这里以干支纪年,永和九年为癸丑年。
C.
太史
文起文公 太史:官名,负责修史等事。
D.吾妻
归宁
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6 01:43: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文中相关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城御史司坊,即五城御史衙门的监狱。清时京城设巡査御史,分管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所以叫五城御史。
B.刑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军令之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
C.九门提督,全名是提督九门步兵统领,是掌管京城九门(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东直、西直、朝阳、阜成)督查职务的武官。
D.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同类题2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音乐分为变宫、宫、商、角、变徵、徵、羽七音。
B.我国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安排上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同类题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也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同类题4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B.“三都”在东汉和唐代所指的内容是不同的: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
C.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擢”“陟”“升”都是指提升官职。
D.在古代谦辞中,“愚”谦称自己不聪明,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同类题5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恨歌》中“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梨园弟子”,是指唐玄宗在梨园里教练出来的一批艺人,后来称戏曲界为“梨园行”。
B.《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列置烽燧”的“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燃的火称为烽,白天烧的烟称为燧。
C.《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少牢”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各一头,羊、猪各一头则称为“太牢”。
D.《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二,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
风俗礼仪
文史典籍
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