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数学
题干
某人研究中学生的性别与成绩、视力、智商、阅读量这4个变量的关系,随机抽查了52名中学生,得到统计数据如表1至表4,则与性别有关联的可能性最大的变量是( )
表1
成绩
性别
不及格
及格
总计
男
6
14
20
女
10
22
32
总计
16
36
52
表2
视力
性别
好
差
总计
男
4
16
20
女
12
20
32
总计
16
36
52
表3
智商
性别
偏高
正常
总计
男
8
12
20
女
8
24
32
总计
16
36
52
表4
阅读量
性别
丰富
不丰富
总计
男
14
6
20
女
2
30
32
总计
16
36
52
A.成绩
B.视力
C.智商
D.阅读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6-23 01:37: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了适应高考改革,某中学推行“创新课堂”教学。高一平行甲班采用“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授课,高一平行乙班采用“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授课,为了比较教学效果,期中考试后,分别从两个班中各随机抽取
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记成绩不低于
分者为“成绩优秀”)
(1)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的
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
以上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2)现从上述样本“成绩不优秀”的学生中,抽取3人进行考核,记“成绩不优秀”的乙班人数为
,求
的分布列和期望.
参考公式
临界值表
同类题2
某校举办安全法规知识竞赛,从参赛的高一、高二学生中各抽出100人的成绩作为样本.现对高一年级的1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得到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已知规定60分以上(包括60分)为合格.
(1)计算高一年级这次知识竞赛的合格率;
(2)若高二年级这次知识竞赛的合格率为
,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
列联表,并问是否有
的把握认为“这次知识竞赛的成绩与年级有关系”.
高一
高二
合计
合格人数
不合格人数
合计
参考公式及数据:
,
.
同类题3
某工厂有两台不同机器
A
和
B
生产同一种产品各10万件,现从各自生产的产品中分别随机抽取20件,进行品质鉴定,鉴定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该产品的质量评价标准规定:鉴定成绩达到
的产品,质量等级为优秀;鉴定成绩达到
的产品,质量等级为良好;鉴定成绩达到
的产品,质量等级为合格
将这组数据的频率视为整批产品的概率.
Ⅰ
从等级为优秀的样本中随机抽取两件,记
X
为来自
B
机器生产的产品数量,写出
X
的分布列,并求
X
的数学期望;
Ⅱ
完成下列
列联表,以产品等级是否达到良好以上
含良好
为判断依据,判断能不能在误差不超过
的情况下,认为
B
机器生产的产品比
A
机器生产的产品好;
A
生产的产品
B
生产的产品
合计
良好以上
含良好
合格
合计
已知优秀等级产品的利润为12元
件,良好等级产品的利润为10元
件,合格等级产品的利润为5元
件,
A
机器每生产10万件的成本为20万元,
B
机器每生产10万件的成本为30万元;该工厂决定:按样本数据测算,两种机器分别生产10万件产品,若收益之差达到5万元以上,则淘汰收益低的机器,若收益之差不超过5万元,则仍然保留原来的两台机器
你认为该工厂会仍然保留原来的两台机器吗?
附:
独立性检验计算公式:
.
临界值表:
k
同类题4
某农科站技术员为了解某品种树苗的生长情况,在该批树苗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测量树苗高度(单位:
cm
).经统计,高度均在区间20,50内,将其按20,25),25,30),30,35),35,40),40,45),45,50分成6组,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高度不低于40
cm
的树苗为优质树苗.
(1)已知所抽取的这100棵树苗来自于甲、乙两个地区,部分数据如下2×2列联表所示,将列联表补充完整,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优质树苗与地区有关?
(2)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式,从这批树苗中随机抽取4棵,期中优质树苗的棵数记为
X
,求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甲地区
乙地区
合计
优质树苗
5
非优质树苗
25
合计
附:
K
2
=
,其中
n
=
a
+
b
+
c
+
d
P
(
K
2
≥
k
0
)
0.025
0.010
0.005
0.001
k
0
5.024
6.635
7.879
10.828
同类题5
某市通过随机询问10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是否能做到“扶跌倒老人”,得到如下列联表:
做不到
能做到
高年级
45
10
低年级
30
15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附参照表:
0.10
0.025
0.01
2.706
5.024
6.635
参考公式:
,其中
A.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的前提下,认为“学生能否做到‘扶跌倒老人’与年级高低有关”
B.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的前提下,“学生能否做到‘扶跌倒老人’与年级高低无关”
C.有
以上的把握认为“学生能否做到‘扶跌倒老人’与年级高低有关”
D.有
以上的把握认为“学生能否做到‘扶跌倒老人’与年级高低无关”
相关知识点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统计案例
独立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