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数学
题干
正方形
ABCD
的轨道上有两个点甲与乙,开始时甲在
A
处,乙在
C
处,它们沿着正方形轨道顺时针同时出发,甲的速度为每秒1
cm
,乙的速度为每秒5
cm
,已知正方形轨道
ABCD
的边长为2
cm
,则乙在第2019次追上甲时的位置在( )
A.
AB
上
B.
BC
上
C.
CD
上
D.
AD
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2-12 11:51: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数轴上
两点开始时所对应的数分别是
和6.
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数轴上运动,且
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
(1)若点
为
两点初始时线段
的中点,则点
所表示的数是_____;
(2)
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
点的运动速度;
(3)若
两点按(2)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时两点相距6个单位长度?
同类题2
对于数轴上的
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与其他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其他两点的“倍联点”. 例如数轴上点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3,4,满足
,此时点
是点
的“倍联点”.
若数轴上点
表示
,点
表示6,回答下列问题:
(1)数轴上点
分別对应0,3. 5和11,则点_________是点
的“倍联点”,点
是________这两点的“倍联点”;
(2)已知动点
在点
的右侧,若点
是点
的倍联点,求此时点
表示的数.
同类题3
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
O
和点
B
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
A
表示﹣12,点
B
表示12,点
C
表示20,我们称点
A
和点
C
在数轴上相距32个长度单位,动点
P
从点
A
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
O
运动到点
B
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
Q
从点
C
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
B
运动到点
O
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问:
(1)动点
Q
从点
C
运动至点
A
需要
秒;
(2)
P
、
Q
两点相遇时,求出
t
的值及相遇点
M
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3)求当
t
为何值时,
A
、
P
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是
C
、
Q
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的
倍(即
P
点运动的路程=
Q
点运动的路程).
同类题4
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50
(1)请写出线段AB中点M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2)若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恰好从A点出发,以每秒两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也向左运动,设P,Q两点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3)若点P运动到数轴上某一位置,使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
同类题5
如图所示,小红将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宽为
的长条后,再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沿平行短边的方向剪去一个宽为
的长条.若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那么每一长条的面积为多少?原正方形的面积为多少?
相关知识点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