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数学
题干
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AD=20cm,DE=12cm,求BE的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解答题 更新时间:2019-12-03 11:03: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CD,BC上,且
,点P在射线BC上(点P不与点F重合).将线段EP绕点E顺时针旋转
得到线段EG,过点E作GD的垂线QH,垂足为点H,交射线BC于点Q.
(1)如图1,若点E是CD的中点,点P在线段BF上,线段BP,QC,EC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
(2)如图2,若点E不是CD的中点,点P在线段BF上,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
,
,请直接写出线段BP的长.
同类题2
如图,四边形
中,
,
是
上一点,且
、
分别平分
、
.
(1)求证:
;
(2)若
,
,求四边形
的面积.
同类题3
如图,点B、F、C、E在直线
上(F、C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D在
异侧,AB∥DE,测得AB=DE,∠A=∠D。
(1)求证:
;
(2)若BE=10m,BF=3m,求FC的长度。
同类题4
如图,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在AB边上,
于E点,
于F点,若
,
,则
________.
同类题5
某中学八年级(5)班的学生到野外进行数学活动,为了测量一池塘两端
A
、
B
之间的距离,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1:如图(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
A
、
B
的点
C
,连接
AC
并延长
AC
至点
D
,连接
BC
并延长至点
E
,使
DC
=
AC
,
EC
=
BC
,最后量出
DE
的距离就是
AB
的长.
方案2:如图(2),过点
B
作
AB
的垂线
BF
,在
BF
上取
C
、
D
两点,使
BC
=
CD
,接着过
D
作
BD
的垂线
DE
,交
AC
的延长线于
E
,则测出
DE
的长即为
AB
间的距离
问:(1)方案1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2)方案2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3)小明说:“在方案2中,并不一定需要
BF
⊥
AB
,
DE
⊥
BF
,将“
BF
⊥
AB
,
DE
⊥
BF
”换成条
也可以.”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正确吗?如果正确的话,请你把小明所说的条件补上.
相关知识点
图形的性质
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