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数学
题干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递增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满足
,
(
),若
成等差数列,则
的最大值为
A.
B.
C.
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9-04 03:40: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莱茵德纸草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的一道题:把
个面包分成
份,使每份的面包数成等差数列,且较多的三份之和恰好是较少的两份之和的
倍,则最少的那份面包个数为()
A.
B.
C.
D.
同类题2
“珠算之父”程大为是我国明代伟大数学家,他的应用数学巨著《算法统综》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算法由筹算到珠算转变的完成,程大位在《算法统综》中常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数学问题,其中有一首“竹筒容米”问题:“家有九节竹一茎,为因盛米不均平,下头三节三升九,上稍四节储三升,唯有中间两节竹,要将米数次第盛,若有先生能算法,也教算得到天明”(【注】三升九:3.9升,次第盛;盛米容积依次相差同一数量.)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求得中间两节的容积为( )
A.
升
B.
升
C.
升
D.
升
同类题3
已知直角
的三边长
,满足
.
(Ⅰ)在
之间插入
个数,使这
个数构成以
为首项的等差数列
,且它们的和为
,求斜边的最小值;
(Ⅱ)已知
均为正整数,且
成等差数列,将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面积从小到大排成一列
,且
,求满足不等式
的所有
的值;
(Ⅲ)已知
成等比数列,若数列
满足
,证明:数列
中的任意连续三项为边长均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且
是正整数.
同类题4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19这2019个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4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
,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
A.167
B.168
C.169
D.170
同类题5
等差数列{
a
n
}中,
a
1
=-5,它的前11项的平均值是5,若从中抽取1项,余下的10项的平均值是4,则抽取的是( )
A.
a
11
B.
a
10
C.
a
9
D.
a
8
相关知识点
数列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