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数学
题干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数学著作,书中系统的介绍了等差数列,同类结果在三百多年后的印度才首次出现.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大意为:某女子善于织布,后一天比前一天织的快,而且每天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天织布5尺,一个月(按30天计算)总共织布585尺,问每天增加的数量为多少尺?该问题的答案为( )
A.
尺
B.
尺
C.
尺
D.
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12 05:4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古籍《张邱建算经》有如下一道题:“今有十等人,每等一人,宫赐金以等次差(即等差)降之,上三人,得金四斤,持出:下四人后入得三斤,持出:中间三人未到者,亦依等次更给,问:每等人比下等人多得几斤?”()
A.
B.
C.
D.
同类题2
设
为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若
,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
同类题3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
gui
)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二十四个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晷长的变化量相同,周而复始.若冬至晷长一丈四尺五寸,夏至晷长二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夏至之后的第三个节气(立秋)晷长是( )
A.五寸
B.二尺五寸
C.五尺五寸
D.四尺五寸
同类题4
在等差数列
中,其前
项和是
,若
,
,则在
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5
我国古代数学家提出的“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它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光辉的一页,堪称数学史上名垂百世的成就,而且一直启发和指引着历代数学家们.定理涉及的是数的整除问题,其数学思想在近代数学、当代密码学研究及日常生活都有着广泛应用,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
到
这
个整数中能被
除余
且被
除余
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
,那么此数列的项数为( )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数列
等差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