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数学
题干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1
=1,a
3
=﹣3.
(Ⅰ)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Ⅱ)若数列{a
n
}的前k项和S
k
=﹣35,求k的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解答题 更新时间:2014-06-06 08:26: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古代数学家提出的“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它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光辉的一页,堪称数学史上名垂百世的成就,而且一直启发和指引着历代数学家们.定理涉及的是数的整除问题,其数学思想在近代数学、当代密码学研究及日常生活都有着广泛应用,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
到
这
个整数中能被
除余
且被
除余
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
,那么此数列的项数为( )
A.
B.
C.
D.
同类题2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17这2017个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5除余1的数按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
,则此数列的项数为__________.
同类题3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
,当
=_______时,
有最小值.
同类题4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裹、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其意思:“共有五头鹿,5人以爵次进行分配(古代数学中“以爵次分之”这种表达,一般表示等差分配,在本题中表示等差分配).”在这个问题中,若大夫得“一鹿、三分鹿之二”,则公士得( )
A.三分鹿之一
B.三分鹿之二
C.一鹿
D.一鹿、三分鹿之一
同类题5
已知{
a
n
}是等差数列,
d
是公差且不为零,它的前
n
项和为
S
n
,设集合
A
={(
a
n
,
)|
n
∈
N
},若以
A
中的元素作为点的坐标,这些点都在同一直线上,求这条直线的斜率。
相关知识点
数列
等差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