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数学
题干
把数列{2n+1}依次按第一个括号一个数,第二个括号两个数,第三个括号三个数,第四个括号四个数,第五个括号一个数,第六个括号两个数,…循环分别为(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 (45,47)…则第104个括号内各数之和为( )
A.2036
B.2048
C.2060
D.2072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3-07 11:4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已知数列
满足:
,则
=
A.-5000
B.-2500
C.2500
D.5000
同类题2
将正奇数排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表:其中第
i
行第
j
个数记为
,例如
,若
,则
________.
同类题3
“珠算之父”程大为是我国明代伟大数学家,他的应用数学巨著《算法统综》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算法由筹算到珠算转变的完成,程大位在《算法统综》中常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数学问题,其中有一首“竹筒容米”问题:“家有九节竹一茎,为因盛米不均平,下头三节三升九,上稍四节储三升,唯有中间两节竹,要将米数次第盛,若有先生能算法,也教算得到天明”(【注】三升九:3.9升,次第盛;盛米容积依次相差同一数量.)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求得中间两节的容积为( )
A.
升
B.
升
C.
升
D.
升
同类题4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
gui
)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二十四个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晷长的变化量相同,周而复始.若冬至晷长一丈四尺五寸,夏至晷长二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夏至之后的第三个节气(立秋)晷长是( )
A.五寸
B.二尺五寸
C.五尺五寸
D.四尺五寸
同类题5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19这2019个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4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
,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
A.167
B.168
C.169
D.170
相关知识点
数列
等差数列
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