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小题1】解释划线词语
不诚大丈夫哉 丈夫之也 往之家    顺为正者
【小题2】下列之字用法与“立天下之正位”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的是(  )
A.水陆草木之花B.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何陋之有?D.委而去之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7 02:55: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所欲也/是进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B.鱼而取熊掌者也/屋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C.所恶有甚死者/万钟我何加焉
D.所识穷乏者我与/一狼骨止(蒲松龄《狼》)
【小题2】结合文章语句,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

(甲)诚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论语》十二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与时 驰:奔驰,跑B.意与日 去:往、到
C.不矩 逾:越过D.者如斯夫 逝:消逝,消失
【小题2】下面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④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3】下面对甲、乙文段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诫子书》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噪”字,对比鲜明。
B.《诫子书》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他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C.孔子认为如果少年立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能知天命,六十能耳顺,活到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可见,生命长度决定了见识的深度。
D.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为他淡泊名利,远离功名,潜心教育。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⑦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⑨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⑩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
(1)说:   (2)传:
【小题2】翻译句子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小题3】你对上述选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结合自身生活实际,选一则谈谈你的理解。
答:我选第()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