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他被奉为   学派的“亚圣”。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   
②贤者能勿   
尔而与之   
④所识穷乏者我与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提出这一观点的?
(4)文章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一处分析其好处。
(5)中国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把孟子的“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请举出一例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6 11:46: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作者是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朱自清先生。
B.《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前者是志怪小说,后者是志人小说。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D.散文诗有诗的情绪和想象,《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通过描写金色花、荷叶、红莲等物象寄托情感,两文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泰戈尔和中国的冰心。
(2)《西游记》阅读。

《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   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①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
五行山收孙悟空→    →流沙河收沙悟净
②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拍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
③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