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文: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yù)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bō)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
B.其妻献疑曰/其一贫 |
C.始龀,跳往助之/人之立志 |
D.面山而居/子何恃而往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苦于)/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对…说) |
B.杂然相许(赞同)/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
C.聚室而谋曰(商量)/子何恃而往(凭借,倚仗) |
D.西蜀之去南海……(到)/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回顾)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小题4】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请指出来。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所受到的感受。不少于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