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收: 扳: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小题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其原因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05 11:39: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异宝(节选)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叔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机:迷信鬼神和灾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百里奚举于(_________)
②行拂其所为(_________)
于虑(_________)
④王封我矣(_________)
⑤而子(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小题3】文章开头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什么好处?
【小题4】(乙)文中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令子欲以于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

庄于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小题1】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固 不 知 子 矣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惠子梁 相:   (2)谓惠子曰 或:
(3)于鸱得腐鼠 是:   (4)不知子矣 固:
【小题3】下面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庄子往见今子欲以子梁国而吓我邪
B.惠子梁  欲代子
C.夫鹓鶵发南海     而飞北海
D.于是惠子恐 于是鸱得腐鼠
【小题4】翻译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小题5】回答下面的问题。
《惠子相梁》给了你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