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公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②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③,幽阒辽复④,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茸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节选自王禹傅《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注]①刳(kū):剖,削。②雉堞:城墙。③平挹江濑(1ài):奔流的江水尽收眼底。濑,湍急的水。④辽复:写视野的辽阔绵远。复,绵远。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有仙则②无案牍之形 ③不可状 ④公退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有皆竹楼所助也
B.可调素琴其价廉而工省也
C.斯楼之不朽也竭驽钝
D.幸后之人与我同处处
【小题3】(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小题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22 11:39: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古代文学让人充实,不轻浮,能直接陶冶情操修养,提高文化素养。对它有一定兴趣的人,在实际工作中会有得体的表达与行动,有利于将来成为一个气质高雅的人。阅读下面文言,完成后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丙)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2)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小题2】解释加点的字。
(1)人恒____________
(2)张仪岂不大丈夫哉____________
(3)亲戚之____________
(4)多助至 之: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句子。
(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小题4】《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从(甲)(乙)(丙)中任举一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小题5】(丙)文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

赵襄子攻瞿,胜老人、中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泉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

(链接材料二)

(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本,采城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注: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②翟(dí)春秋时期的国家。③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抟(tuán)饭捏成团的饭。⑤虞考虑,防范。⑥从同“纵”。⑦罄(qìng)用尽,消耗殆尽。⑧干戈不戢(jí)战事终年不休。⑨殒(yǔn)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