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小题1】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
③吴既赦越  ( ) ④与百姓同其劳(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女忘会稽之耻邪?
翻译:   
【小题4】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小题5】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1-03-18 03:46: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然后能改(过:过去)
【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心志/行拂乱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后作/出淤泥不染
C.舜发于畎亩中/宋何罪
D.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贤材人远矣
【小题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C.行拂/乱其所/为
D.入则/无法家/拂士
【小题4】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三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悉,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粪,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宋潜溪临财廉,尝大书于门曰:“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君子以为名言。权要非其人,虽置金满橐,一字不肯;纵与之,亦不受馈。日本使奉敕请文,以百金为献,先生却不受,上以问先生。先生对曰:“天朝侍从之臣而受小夷,非所以崇国体也。”

注:①宋潜溪:宋濂。②橐(tuó):口袋的一种。③却:推辞。④小夷:小国。
【小题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行之人弗受    益慕圣贤之
B.所识穷乏者我与 既出,其船
C.亦不可以已乎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D.贤者能勿丧   闻寡人之
【小题2】把语段(一)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小题3】语段(一)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小题4】语段(二)能否作为论据证明语段(一)的观点?为什么?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因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丈夫之冠也,父之   (2)往送之门,之曰
(3)所以心忍性 (4)于虑
【小题2】翻译句子。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3】(甲)(乙)两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4】《孟子》中的至理名言,对我们为人处事、立业治国都有很好的借鉴和警示作用,读完(甲)(乙)两文,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古之所谓豪杰之者,必有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留侯论》,有删节)

(注释)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韩信破齐,向刘邦请封“假王”,“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荣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日:‘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赶紧提醒他不能得罪韩信。刘邦醒悟,便封韩信为齐王以笼络他。韩信后降封为淮阴侯,故称为淮阴。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必有人之节/人恒
B.管夷吾举于/古之所谓豪杰之
C.其心志/何而不平
D.见于词/征于,发于声,而后喻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例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必有过人
A.已而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B.河曲智叟笑而止曰(《愚公移山》)
C.往女家(《富贵不能淫》)
D.实是欲界仙都(《答谢中书书》)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小题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____;(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____。

同类题5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日:“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味: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小题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  (____________)  (2)人恒过 (___________________)
(3)创业与守成难(____________)  (4)征与吾共天下(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莫不/得之于艰难D.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小题4】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