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1】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小题2】请举出一个“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4 12:43: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狎(xiá):态度亲近而不庄重(带有戏弄的意味)。③㘎(hǎn):怒吼。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黔无驴,有事者船载以入   知之者不如之者(《论语》)
B.尽其肉,乃相委而(《陈太丘与友期行》)
C.增笑耳  技此耳(《黔之驴》)
D.跳踉大㘎 未若柳絮风起(《咏雪》)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驴不胜怒,蹄之。
【小题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益 习 其 声 又 近 出 前 后 终 不 敢 搏。
【小题4】(甲)文中屠户能够战胜狼,(乙)文中老虎能够吃掉驴,从屠户和老虎的角度,你得到的共同启示是什么?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乙)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因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注释)乙文题为《鹿亦有知》,选自《虞初新志》。①秋祭;在秋天祭祀天地。②旬日:十天。
【小题1】用“/”划分以下句子的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1)乃悟前狼假寐
(2)于山坳得一鹿仔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屠自后断其(__________)
(2)暮必归(__________)
【小题3】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是夜鹿去,遂不归。
【小题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甲)文中,面对凶残、狡猾的狼,屠户用机智、勇敢杀死了它们;
(乙)文中,面对________________的鹿,李氏因________________而失去了它。

同类题4

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顾而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讫:完毕。④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⑤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相而去(______)
而对曰(______)
③先一日(______)
④其为人此(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学而时习之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
【小题3】用“/”正确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一处)
儿 曹 何 自 远 来(标主谓之间)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题5】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至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