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九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河间:地名。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研:研磨。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
B.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C.佛作手取物状   引:弯
D.以一铜佛案上   置:安放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言/术乃败
B.当求之上流/而装金
C.闻笑曰/沿河求
D.石性坚重/悟其盘中之丸
【小题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最先以庙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
B.甲文最后写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家“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C.乙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河间的游僧用科学的方法诊断病情、治病救人却不被当时的人们理解的故事。
D.乙文可用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概括文中“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这句话的含义,以比喻外表华美,里面一团糟。
【小题4】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两处)。
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3 10:49: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明朱国桢《藩国名臣》)

(注释)①藁gǎo  ②埒liè:等同。  ③矱yuē:尺度。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记数千言_______
(2)赵先生居其下_______
(3)获有所闻_______
(4)其欣悦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日所诵书必与埒/每假借于藏书家(《送东阳马生序》)
B.讲说甚详恳/以君长者(《唐雎不辱使命》)
C.身先之/不物喜(《岳阳楼记》)
D.门人弟子填室/问姓氏(《湖心亭看雪》)
【小题3】用“/”为文中画线,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诸 子 一 望 见 即 凛 然 皆 折 节 受 学 守 规。
【小题4】翻译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小题5】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对待学生,赵准“为讲说甚详恳”,“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以身先之”。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