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始至之日,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曰:“乐哉游乎!”

予弟子由②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③,有删选)

(注)①哺:吃。糟:酒糟。啜:喝。醨:米酒。②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③1074年,苏轼被排挤出朝廷,改任密州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园圃,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2)无与为乐者(________
(3)葺而之(________) (4)城以为台者旧矣(________
【小题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苟 有 可 观 皆 有 可 乐 非 必 怪 奇 伟 丽 者 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始至之日,盗贼满野,狱讼充斥。
【小题4】乙文中的“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1 04:09: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文言文阅读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野有麦场
(2)一狼其中
(3)屠自后断其
(4)狼亦
【小题2】下列句子停顿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狼/得骨止B.恐/前后受其敌
C.以刀/劈狼首D.其一犬/坐于前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小题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相关内容,分析两篇短文中狼的共同点。

(链接材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涎垂,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刀,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鄂,如鱼吞饵。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蚤:通“早”,早晨。②昧爽:黎明。逡巡:有所顾虑,徘徊不前。

同类题3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  令嗥    B.目似瞑,暇甚  甚仓皇
C.狼不敢 跑号如状 D.相数十步 一狼径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