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石青糁之
C.居右者椎髻仰面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22 11:43: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然大观,然滕王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邻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家,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世性《广游志》)

(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然则北通巫峡 然则:______________
(2)杳无涯  际:______________
(3)故其为最 胜: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小题3】语段(一)中的“前人之述”指的是什么,而作者范仲淹想写的与“前人之述”有什么不同?
【小题4】语段(二)运用什么手法,突出表达了什么?

同类题3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节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

(注释)  ①所以:……的原因。 ②项籍:指项羽。③轻:轻易。④锋:军队的锐气。⑤弊:疲困。⑥子房:张良。 ⑦淮阴:指韩信。⑧王:称王。⑨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百里奚于市  (2)空乏其身
(3)行乱其所为  (4)于词色
【小题2】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小题3】甲文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小题4】甲文通过列举几位古代贤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____;乙文通过高祖和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就大业者自身应该具备的素质是_____。(每空限填2字)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正义》)

(乙)善问者,如攻①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②,及其久也,相说以解③;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②节目:树木枝干交接处纹理不顺的部分,本句中比喻难处。③相说以解:互相脱离并分解,喻指先易后难,逐渐解决问题。说,通“脱”,脱落。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不知其也 (2)然后能自也 
(3)学半   (4)其久也
【小题2】与甲文“其此之谓乎”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叩之以小者则小鸣B.何陋之有
C.渔人甚异之D.大道之行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小题4】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在谈论做学问的道理时,(甲)文以“食佳肴”作比,(乙)文用“攻木”“撞钟”作比,使人易于理解。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介绍一下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