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孟子是______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与孔子一起都是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小题2】解释加横线字
益其所不能(________
而后___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小题4】作者论证了______________的论点。有人认为顺境也同样能成才,对这样两种成才的观点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25 08:34: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文言文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孙衍、张仪岂不(______)大丈夫哉?
(2)丈夫之(______)也,父命之
(3)以顺为(______)者,妾妇之道也
(4)(______)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5)太上(______)德,其次务施报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小题3】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填空。
(甲)文孟子讥讽公孙衍和张仪能成为“大丈夫”的原因是______;
(乙)文作者认为对于“富贵者”来说,“好礼”带来的影响是______。
【小题4】结合(甲)(乙)两文,分别概括两文的观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所欲也/是进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B.鱼而取熊掌者也/屋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C.所恶有甚死者/万钟我何加焉
D.所识穷乏者我与/一狼骨止(蒲松龄《狼》)
【小题2】结合文章语句,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