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小柯在测量某铁块的重力时,发现铁块的重力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一时又找不到其它测量工具,为了测出该铁块的重力,他找来木棒、细铁丝等物品进行如下改进:
步骤一:将细线系在木棒的
A
位置,在木棒左端绕上适量的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
步骤二:用手指勾住弹簧测力计的
B
处,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如图乙
步骤三:在木棒左端挂上铁块,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如图丙
(1)步骤一中“在木棒的左端绕上适量的细铁丝,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防止_____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和方便测量_____。
(2)步骤二的作用是_____。
(3)步骤三中,当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该铁块的重力是_____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11-14 12:50: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科学兴趣小组研究“杠杆的使用特点”。
(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如何操作:_____。
(2)实验过程中如图甲所示,在杠杆
P
点挂上钩码,在
Q
点用弹簧测力计沿不同方向施力
F
,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动力
F
的方向与杠杆的夹角用
θ
表示,且0°<
θ
≤90°。分析图甲中A、B、C、D四图中的动力
F
的大小与夹角
θ
之间的关系,可得到初步结论:_____。
(3)某次实验中,用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由于_____(填字母)。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同类题2
小梦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吗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研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的力臂为
OC
B.用弹簧测力计取代钩码的目的是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C.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等于两个钩码的重力
D.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改变时,拉力大小一定不变
同类题3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红同学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再在两边挂上已知质量的钩码,当钩码处于如图位置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于是她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同班同学小青觉得她这个结论不科学,于是他提出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其中能否定小红结论的方案是( )
A.把右边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在
B
点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去掉右边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
C
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C.去掉右边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
A
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D.去掉右边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
A
点向斜上方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同类题4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图(甲)这一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同类题5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③“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⑤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能量转化与守恒
简单机械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杠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