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2017秋•钦州期末)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B.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要制取等质量的氧气,选择氯酸钾为反应物较为节省原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08 10:09: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取4份等质量的
,向其中3份中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
和Mn,分别在某温度下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定产生氧气的质量。然后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水中,添加过物质的组别中均有相同组成的不溶物。测定结果如下:
组别
①
②
③
④
加入物质
无
Mn
产生氧气的质量/g
0
不溶物的质量/g
0
已知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3种物质的加入都有利于
分解制氧气
B.残留不溶物的质量关系为
C.
是
分解制氧气效果最好的催化剂
D.不加入其他物质时,
未发生分解反应
同类题2
如图所示,很多物质分解可以产生氧气。
(1)实验室常用①、②、③三个原理制取氧气。原料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选填①、②、③,下同),需要加热条件的是原理
,反应装置直接输出的气体中会混有水蒸气的是
。
(2)通过途径④获得氧气的反应条件为
,在生成氧气的同时,还会有
生成,消耗一定体积的水时,氧气与该气体的体积比为
。
同类题3
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试回答:
(1)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请你列式计算所取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
同类题4
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
A.KMnO
4
MnO
2
B.K
2
MnO
4
MnO
2
C.KMnO
4
MnO
2
K
2
MnO
4
D.KMnO
4
K
2
MnO
4
同类题5
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__,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无纺布包内药品为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空气
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