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试回答:
(1)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请你列式计算所取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20-01-11 09:4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某同学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并进行了记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填“是”或“否”)。
(2)集气瓶中氧气分数约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大约_______℃.

某同学改用如下图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
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