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人呼出的“白汽”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05:54: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 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下雪不冷,化雪冷” —雪融化时要吸收热量
C.“花气习人知昼暖”— 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D.“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同类题2
诗歌被广为吟诵的同时,也因其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而更具魅力。以下是小明同学用科学知识对诗歌进行的解释,其中有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同类题3
有一种冬暖夏凉的衣服,它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物质。人们穿上这种衣服后,气温较低时,微胶囊会凝固放热而使人体感到温暖;气温较高时,微胶囊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而使人体感到凉爽盛夏时节,经常会有洒水车向路面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水______(物态变化名称)需要______热的特点,使城市较为清凉。
同类题4
有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其原理是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易熔化和凝固的微胶囊物质。下列关于这种微胶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胶囊物质一定是晶体
B.微胶囊物质的比热一定越小越好
C.气温升高时,熔化吸热;气温降低时,凝固放热
D.熔化和凝固时,构成微胶囊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
同类题5
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_____和_____,反映一个共性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物态变化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液化及液化现象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