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 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下雪不冷,化雪冷” —雪融化时要吸收热量
C.“花气习人知昼暖”— 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D.“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1-07 07:56: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雪了,小宇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杯子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6℃,他将杯子放在盛有许多热水的盆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 )
A.一直不变
B.先不变,后变大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后不变,后来又变大
同类题2
根据如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A.酒精的凝固点应是117℃
B.328℃的铅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
C.−39℃的水银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D.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同类题3
2014年1月4日,小妍的家乡迎来2014年第一场雪。
(1)小妍同学说“下雪的时候倒不觉得怎么冷,化雪时好像更冷一些。”我们的感觉也是这样的,请你说说化雪更冷的科学依据是:
。
(2)一天后是星期六,小妍乘汽车去看望奶奶,在路上,看到有除雪工人撒一些黑色的木炭粉末,请你说说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一网友发现小鸟停在铁栏杆上,误以为小鸟在停驻休息,观察后发现它的双脚被冻结在栏杆上。他慢慢接近,小鸟受惊拍动翅膀;为了避免小鸟双脚受伤,他便一把抓住,试图以手的温度让冰融化。由于效果不佳,他干脆吹气融冰。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小鸟获得了自由。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以手的温度让冰熔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B.吹气融冰,是用热传递的方式让冰熔化
C.小鸟双脚被冻结在铁栏杆上,与铁是热的良导体有关
D.小鸟拍动翅膀,消耗体内有机物,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同类题5
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物态变化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