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晨的电话
戴维·霍利斯(新西兰)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爬过院子的篱笆,透过殖民时期的大窗户,柔和地照在卧室内。阵阵凉风吹来,除了梳妆台上笨重而古老的座钟发出有规律的滴答滴答声,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一床针织被盖在床上,那里睡着丈夫和妻子,他们轻微的呼吸声几乎听不到。
早晨的宁静被床边的电话铃声打破。只见丈夫动了动身体,慢慢地翻过身去。丈夫约翰·柯林斯是一个高个子的中年人,身体刚刚开始发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上班时整天坐着,吃的又不错,怎么能不发福呢?他一手挠着有点发白的短胡子,一手去接电话。
“早上好!约翰,我是哈里,很抱歉这么早打扰你,斯宾塞今天有事来不了,你能替他值一天班吗?”
约翰深吸了一口气,朝妻子那儿扫了一眼,看她是否醒了,“呃……好吧,我一会儿就到”。
妻子似乎突然醒了,眼里噙满泪水,她大声嚷道:“不,不行,又要在周末加班!你早就答应了,这个周末我们要一起去看彼得的橄榄球比赛。你知道,他一直都希望你去看他比赛,而且他已经对自己所有的朋友说了,他爸爸要来。看完比赛我们还要在湖边野餐!”
“听着!简,你不明白,我别无选择。他们人手不够,真的很需要我。”
约翰说着就跨进了浴室,用力打开了淋浴开关,没等水热,就钻了进去。他狠狠地往稀松的头发上抹了些洗发水,似乎这样就可以把简不停的抱怨止住。
简不说什么了,无奈地流着眼泪。约翰有些后悔了,为什么自己那么轻易地就对别人说行,而对家人说不呢?这次又是这样!
他不想吃早餐,只想在妻子重新开始唠叨之前赶快离开。他抓起公文包,正要出门,突然感觉旁边有人在看他。他慢慢转过身来,发现是彼得,他的大儿子,正用请求的眼神望着他。
“爸爸,我已经跟朋友们说了,你要来看我们的橄榄球比赛。”
“我很抱歉,儿子,同事有事上不了班,我得去替他。下次我一定去,好吗?我保证。”
“但是,爸爸,这次你不去加班不行吗?”
“听着,孩子,我也不想去加班。”约翰抬高了嗓音,“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说着,约翰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屋子,没有注意到眼泪已经从儿子的脸上流了下来。
“早上好,约翰!发生了什么事,一脸的不高兴?”
“你好,莫菲!家里的事,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家里人要我这样做,老板要我那样做,你说我该怎么办?我能对老板说‘不’吗?”
“要使每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伙计!”
繁忙的一天过去了。能在下午四点下班,约翰感到很满足。回家的路上车很多,他一边漫不经心地开着车,一边想着电视上的橄榄球比赛。
“到家应该还来得及看比赛。”约翰想,“但愿简不要再生我的气了。”
他开始加速,准备超过一辆卡车,可脑子里又不自觉地想起早上和妻子的争吵,没有注意到车子已经驶出了道路。他所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那个老妇人脸上的惊恐,那时他们两人的车就要撞上了……
他能听见声音,却睁不开眼睛。他听见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电话铃声以及说话声。
“他怎么样了,医生?”是妻子在说话,她想努力控制住自己变调的声音,但无济于事。
医生没有马上回答,他在斟酌应该怎样回答家属的询问:“很抱歉,现在还无法下结论,但是我得老实告诉你……情况不妙,他困在车里的时间钓鱼台了。我建议你最好把家人都叫来,以防万一。”
妻子的话音消失了,只是她那低低的呜咽声仍然回响在他的耳畔。他又听见儿子的哭声,以及仍然响个不停的电话铃声。
完了,一切都结束了。他感觉特别想哭,他想告诉妻子,自己是多么爱她;告诉她,他忽略了她和孩子们,总是先想着别人,心里是多么内疚。但是一切都太晚了,他没有机会重来一次。
电话铃声越来越响。怎么回事?就没有人去制止它吗?突然,他感到有人推了他一下。“去接电话,约翰。”
他猛地坐了起来,心跳得厉害,额头上渗出了汗,他抓起电话:“您……您好!我是约翰,您是哪位?”
“早上好!约翰,我是哈里,很抱歉这么早打扰你,斯宾塞今天有事来不了,你能替他值一天班吗?”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小说中的约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他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作用。(5分)
【小题3】“担当”意为“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为;担当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自觉。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你的看法。(8分)
【小题4】下列对小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这篇小小说构思独特,采用梦境与现实相交错的写法,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一个男人所经常遇到的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矛盾问题,主题深刻,构思独具匠心。
B.文章叙述了现实生活中的情节,呈现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暗示了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现实的围困。
C.小说的开头与结尾出现了同样的电话,虽然内容简单,却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反映了现实生活时刻困扰着人们,人们没有任何自由。
D.作者先写周末早晨一个电话叫醒一个家庭的情景,然后描述随后发生的各种生活琐事和一起车祸,结尾却出人意料,陡然一转,揭示这一切竟然都发生在睡梦中。
E.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通过写约翰替斯宾塞值班,表现了约翰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42: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这些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多数人愿意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这开辟了汉语白话文学的新阶段——“现代文学”。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就曾经深刻地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反,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恰恰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儒冠儒服、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例如“意境”“情景交融”乃至“天人合一”——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以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个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时代,“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五四新文学改变了传统且使西方文化元素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所以它是文学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
B.鲁迅像神话中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力图借外国之“火”,来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
C.“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思想保存了农耕社会“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文化基因,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价值。
D.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在于维护传统礼仪,力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改变世界。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是为了证明开辟了汉语白话文学的“现代文学”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
B.文章第二段通过对比,指出了“盗火者”与崇洋者对待西方文化的不同态度。
C.文章在第三段结尾处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D.文章引用马克思的话是希望人们从改变世界的角度去认识饱学之士清理和阐释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崇洋分子热衷于使民族历史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说明他们不懂得“师夷长技以制夷”之理。
B.汉语白话文学比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更适合表现当时的中国经验,因此它更能担负起“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为人们所接受。
C.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所以,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D.儒冠儒服、三叩九拜之类徒具形式的中国文化不能用于“改变世界”,它不能得到人们的维护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常见的艺术门类是诗歌、音乐、舞蹈(三种在起源时是统一体),建筑、雕刻和绘画(合称“造形艺术”),戏剧、小说以及近代歌剧、哑剧和电影剧之类综合性艺术。这些艺术之间的分别和关系,自从莱辛的《拉奥孔》问世以来,一直是西方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德国美学家们一般把艺术分为“空间性的”和“时间性的”两大类。属于空间艺术的有建筑、雕刻和绘画,其功用主要是“状物”,或写静态,描绘在空间中直立和平铺并列的事物形状;所涉及的感官主要是视觉,所用的媒介主要是线条和颜色。属于时间艺术的主要有舞蹈、音乐、诗歌和一般文学,其功用主要是叙事抒情,写动态,描绘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事物发展过程,所涉及的感官较多,音乐较单纯,只涉及听觉和节奏感中筋肉运动感觉,舞蹈、诗歌和一般文学则视觉、听觉和筋肉运动感觉都要起作用。时间艺术在所用的媒介方面有一个值得重视的差异,这就是其它各种艺术的媒介如声音、线条、色彩之类都是感性的,即可凭感官直接觉察到;至于文学则用语言为媒介,而语言中的文字却只是代表观念的一种符号,本身并无意义,例如“人”这一观念,各民族用来代表它的文字符号各不相同,英文用man,法文用hommE.德文用Mensch,单凭这种文字符号并不能直接显出“人”的感性形象,只能显出“人”的观念或意义,所以语言这种媒介不是感性而是观念性的,也就是说,语言要通过符号(字音和字形)间接引起对事物的观念。这个分别黑格尔在他的《美学》里也经常提到。这个分别就是使文学作品为语言艺术具有独特地位的首要原因。
其次一个原因是各种艺术都要具有诗意。“诗”(Poetry)这个词在西文里和“艺术”(Art)一样,本义是“制造”或“创作”,所以黑格尔认为诗是最高的艺术,是一切门类的艺术的共同要素。维柯派美学家克罗齐还认为语言本身就是艺术,美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学。各门艺术虽彼此有别,毕竟有基本共同点。例如莱辛虽严格区分过诗和画的界限,我国却很早就有诗画同源说。大诗人往往同时是大画家,王维就是一著例,苏轼说过:“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苏轼本人就同时擅长诗和画。在起源时诗歌、音乐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后来分道扬镳,仍旧藕断丝连,例如在近代歌剧和电影剧乃至民间曲艺里,语言艺术都还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都足以见出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所占的独特地位。
(摘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小题1】下列对“时间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间艺术中语言这种媒介是观念性的,其它各种艺术的媒介如声音、线条、色彩之类都是感性的。这是时间艺术在所用的媒介方面一个值得重视的差异。 
B.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是艺术的两大部分,它是德国美学家们一般的分法,前者包含了舞蹈、音乐、诗歌和一般文学。
C.时间艺术所涉及的感官较多,视觉、听觉和筋肉运动感觉都要在其中起作用。
D.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功用不同,所用的媒介不同,所涉及的感官也不同。
【小题2】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文学作品为语言艺术具有独特地位的首要原因是文学语言要符号(字音和字形)间接引起对事物的观念。
B.建筑、雕刻和绘画所涉及的感官主要是视觉,所用的媒介主要是线条和颜色,它们属于空间艺术。
C.作者认为,各种艺术都要具有诗意,语言本身就是艺术,美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学。
D.各门艺术虽然彼此有别,但是有基本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要具有诗意。
【小题3】请概括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独特地位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中国漆画的传承与发展
漆画是以大漆为主要媒材进行的绘画创作。天然大漆产自漆树,为琥珀色半透明液体,干涸后有极强的粘着力。耐酸碱,抗腐蚀,表面莹润,装饰效果强。上世纪五十年代河南信阳长台山出土的战国漆瑟,运用鲜红、暗红、浅黄、黄、褐、绿、蓝、白、金九色,彩绘出神怪龙蛇及狩猎舞乐场面,目前堪称我国最早的漆画。西汉马王堆出土的黑地漆棺,用红、黑、白、黄等色彩描绘云气,云中穿插各种仙人异兽,用笔刚柔相济,气韵生动,已完全脱离了漆饰的范畴。而后漆画屏风的出现更将漆画艺术的独立推进了一大步,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屏风,以烈女传为题材,作品从构图、人物造型等各方面都与顾恺之传世作品《女史箴图》十分相似,是漆史上的典范之作。唐代以后,漆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平脱、末金镂、雕漆等各种创新技法层出不穷,以至有“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之誉。然而在工艺技法登峰造极的同时,中国漆画也日渐程式化、材料化,漆画发展日渐式微,从人们的生活中全面退缩。
20世纪上半叶,国际漆画运动启蒙催生了中国现代漆画。李芝卿、沈福文、雷圭元三位大师为发展漆画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确立了漆画作为纯绘画艺术的突出地位,成为现代漆画运动的奠基人。60-70年代是中国漆画的借鉴、继承和开拓阶段。日本漆画尤其是越南磨漆画的全面推介,为中国现代漆画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丰饶的养分。乔十光和蔡克振先生作为杰出代表,在技法的自由度、风格的多样化、内涵的承载量等方面广泛探索,使漆画完成了从器到画的“脱胎之变”。1984年,漆画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画种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漆画终于开门立户,在美术界取得了一席之地。至此,“现代漆画”已然成形,开始步入大发展时期。
近些年来,当代漆画在外来艺术观念的影响下,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和束缚,探索着走向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然而,中国漆画也面临着诸多艺术难题,如大漆与化学漆的应用、工艺性与绘画性的兼顾等诸多问题。因此,当代中国漆画如何更好胜任当代人文内涵的表达,弘扬民族的时代精神方面与审美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一是守持传统,推陈出新,多元发展。漆画的创作应守持传统,在漆海中立定精神,天然大漆具有沉着丰润的色调和优美含蓄的色泽,犹如国画之水墨、油画之油彩,可直接入画而自成一格,使漆画具有其它画种不可替代的材质美感。
二是向生活学习,提炼题材,回归艺术真谛。在当代漆画的创作中,仍然缺乏内涵深远、内容广阔的作品。因此,在现阶段下,漆画题材的选择应与时俱进趋向多元化,既可以关注市井小民的平凡生活,亦可以反映风云变色的重大历史事件。
三是加强漆画理论体系建设,培养后继队伍。现阶段,一些经典漆画理论著作及教材仍然仅是一味罗列技法,忽略对作品创作内涵的深入分析。再则,现阶段高校漆画专业长期处于非主流状态,一直在工艺和绘画的夹缝中寻求发展,创作往往舍本求末,拘泥于技术细节。因此,在加强漆艺技法统教育的同时,尤其要注重艺术内涵的挖掘、研究。以此为目标,大力培养后备队伍,不断提高从业队伍总体素质,使漆画跻身于当代绘画美术之林。
【小题1】关于中国漆画,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河南信阳长台山出土的战国漆瑟,运用鲜红、暗红、浅黄、黄、褐、绿、蓝、白、金九色,彩绘出神怪龙蛇及狩猎舞乐场面,堪称我国最早的漆画。
B.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以烈女传为题材的漆画屏风《女史箴图》, 作品构图、人物造型十分生动,是漆史上的典范之作。
C.20世纪上半叶,国际漆画运动启蒙催生了中国现代漆画。60-70年代是中国漆画的借鉴、继承和开拓阶段。日本磨漆画的全面推介,为中国现代漆画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丰饶的养分。
D.李芝卿、沈福文、雷圭元三位大师是现代漆画运动的奠基人,乔十光和蔡克振先生在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使漆画完成了从器到画的“脱胎之变”。
【小题2】关于中国当代漆画存在的问题,下列各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些经典漆画理论著作及教材仍然仅是一味罗列技法,忽略对作品创作内涵的深入分析,漆画创作往往舍本求末,拘泥于技术细节。
B.在外来艺术观念的影响下,当代漆画创作虽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和束缚,但仍然缺乏内涵深远、内容广阔的作品。
C.大漆与化学漆的应用冲突、工艺性与绘画性难以兼顾,因此,当代中国漆画难以胜任当代人文内涵的表达,难以弘扬民族的时代精神方面与审美理想。
D.现阶段高校漆画专业长期处于非主流状态,一直在工艺和绘画的夹缝中寻求发展,因而后备队伍力量不够强大。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以后,漆工艺不断推陈出新,平脱、末金镂、雕漆等各种创新技法层出不穷,由于过分注重技法等原因,中国漆画也日渐程式化、材料化,漆画发展日渐式微,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全面退缩。
B.天然大漆为琥珀色半透明液体,干涸后有极强的粘着力;它耐酸碱,抗腐蚀,表面莹润,装饰效果强;它具有沉着丰润的色调和优美含蓄的色泽,具有化学漆不可替代的材质美感。
C.西汉马王堆出土的黑地漆棺,用红、黑、白、黄等色彩描绘云气,云中穿插各种仙人异兽,用笔刚柔相济,气韵生动,已完全脱离了漆饰的范畴,标志着漆画艺术开始独立。
D.1984年,漆画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画种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意味着漆画终于开门立户,在美术界取得了一席之地。至此,“现代漆画”已然成形,开始步入大发展时期。

同类题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二次元是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个亚文化族群。早期的动画、漫画都是由二维图像构成的,其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广义上说,各种虚拟世界的卡通、动漫、电子游戏及其相关的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都可以归入二次元的范畴。

为何那么多人痴迷二次元文化?细究起来,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不少青少年沉迷于二次元世界无法自拔,其实是不愿面对充满竞争和纷扰的真实世界的表现。其二是寻求认同的心理需求。处于边缘地位的亚文化族群往往要通过对亚文化的集体消费,不断强化着彼此间的认同感,感知个体存在的价值。

二次元文化的盛行,于资本市场可能是利是好,但对文化领域的影响是好是坏,则需要时间的验证。当下二次元文化的各类活动主要是在互联网这个场域完成的。新媒体不仅为二次元作品提供了便利宽广的展示平台,还为网络一代找到了同好聚集、思想碰撞的交流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二次元逐渐跳脱了孤立的虚构故事空间,超越了动漫的艺术形式,形成涉及人群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时尚潮流。然而,由于互联网对海量内容的监管和把控不甚严格,二次元文化落入野蛮生长、良莠不齐的窠臼。

随着主要受众群体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破壁交融的进程将逐渐加快。为了更好地获得年轻人的认同,我们应当通过参与创作或评论引导的方式影响二次元文化,指引其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鉴于此,国产二次元作品品质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要素。二次元这种创作传播方式,须在中华文化内涵的挖掘上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为青少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对接打下基础,给主流文化的发展开辟更多维度。二是从注意力经济转向情感力经济。动漫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情感丰富。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国产二次元作品却更多地流于肤浅的无厘头搞笑,或一味追求视觉刺激,堆砌俊男美女、宏大场景。试问,如是没有充分的情感张力,又怎能与观众深度互动、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呢?三是取材于现实,靠生活质感打动观众。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二次元文化唯有回归现实,脚踏大地,才能更加震撼人心,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宋磊《面对“二次元潮流”主流文化不应缺位》)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二维图像构成的,画面是一个平面的艺术作品就被称为“二次元世界”。
B.亚文化族群通过集体消费“二次元世界”,不断强化着彼此间的认同感。
C.事实已经证明,二次元文化的野蛮生长和良莠不齐对文化领域来说忧大于喜。
D.二次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交融进程逐渐加快,其原因是受众群体年龄的增长。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就二次元问题从解释概念到分析原因,再到解决问题,可谓条理清晰。
B.文章基于对比二次元文化的隐忧,最后提出提升国产二次元作品品质的三个方面。
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侧重点在于剖析了二次元文化受到追捧的两大原因。
D.文章虽无例证和数据,但能从理论高度进行逻辑分析 ,也同样使读者信服。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青少年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二次元文化就不会再这么火爆兴衰。
B.互联网要对海量内容加以严格监管和把控,促使二次元文化健康发展。
C.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二次元文化,是提升二次元文化作品品质的重要手段。
D.二次元文化只有回归现实,脚踏实地,才能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