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温一壶月光下酒
林清玄
煮雪如果真有其事,别的东西也可以留下,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等桂花谢了,秋天过去,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
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堪慰。
这其中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趣,譬如将月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来喝……此中有真意,乃是酒仙的境界。
有一次与朋友住在狮头山,每天黄昏时候在刻着“即心是佛”的大石头下开怀痛饮,常喝到月色满布才回到和尚庙睡觉,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最后一天我们都喝得有点醉了,携着酒壶下山,走到山下时顿觉胸中都是山香云气,酒气不知道跑到何方,才知道喝酒原有这样的境界。
有时候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感知,有时候实体的事物也能转眼化为无形,岁月当是明证,我们活的时候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岁月的脚步一走过,转眼便如云烟无形。但是,这些消逝于无形的往事,却可以拿来下酒,酒后便会浮现出来。
喝酒是有哲学的,准备许多下酒菜,喝得杯盘狼藉是下乘的喝法;几粒花生米和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的喝法;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关于上乘的喝法,春天的时候可以面对满园怒放的杜鹃细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这种种,就到了无物不可下酒的境界。
当然,诗词也可以下酒。
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这个故事也能引用到饮酒上来,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喝纯酒自然有真味,但酒中别掺物事也自有情趣。范成大在《骏鸾录》里提到:“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茉莉未开者,着净器,薄劈沉香,层层相间封,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我想,应做茉莉心香的法门也是掺酒的法门,有时不必直掺,斯能有纯酒的真味,也有纯酒所无的余香。我有一位朋友善做葡萄酒,酿酒时以秋天桂花围塞,酒成之际,桂香袅袅,直似天品。
我们读唐宋诗词,乃知饮酒不是容易的事,遥想李白当看斗酒诗百篇,气势如奔雷,作诗则如长鲸吸百川,可以知道这年头饮酒的人实在没有气魄。现代人饮酒讲格调,不讲诗酒。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提过杨诚斋的话:“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辨。”在秦楼酒馆饮酒作乐,这是格调,能把去年的月光温到今年才下酒,这是风趣,也是性灵,其中是有几分天分的。
《维摩经》里有一段天女散花的记载,正是菩萨为总经弟子讲经的时候,天女出现了,在菩萨与弟子之间遍洒鲜花,散布在菩萨身上的花全落在地上,散布在弟子身上的花却像粘黏那样粘在他们身上,弟子们不好意思,用神力想使它掉落也不掉落。仙女说:“观诸菩萨花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了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皆无能为也。结习未尽,花着身耳。结习尽者,花不着也。”
这也是非关格调,而是性灵。佛家虽然讲究酒、色、财、气四大皆空,我却觉得,喝酒到极处几可达佛家境界,试问,若能忍把浮名,换作浅酌低唱,即使天女来散花也不能着身,荣辱皆忘,前尘往事化成一缕轻烟,尽成因果,不正是佛家所谓苦修深修的境界吗?
【小题1】“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一句中,“格调”与“风趣”各有什么含义? (4分)
【小题2】试谈谈你对“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一句的理解。(4分)
【小题3】作者写《维摩经》中“天女散花的记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4】探究作者在本文中表现的思想情怀。(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43: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5分)
宇宙是唯一的吗?
吴炎
上世纪70年代,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设,即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许多宇宙之一,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物理学定律和错综复杂的结构,生命就在其中一切条件都恰好适宜的宇宙中出现。到了80年代,现代宇宙学中的某些理论则证明,这样的“平行宇宙”的确可能存在。近年来,英国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个“宇宙”在我们的宇宙中遗留的痕迹,他们认为有可能证明了多元宇宙的存在。
“宇宙膨胀”产生更多宇宙?
科学家通过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辐射证实,宇宙曾经历过一个转瞬即逝的超高速扩张阶段,科学家将这个阶段称为“暴涨宇宙”模型。简单地说,就是宇宙在极其短的时刻(远小于1秒),将其体积瞬间扩大,就像吹气球一样。而如果膨胀的速率稍微改变一点儿,那我们的宇宙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因此,许多科学家开始怀疑“暴涨宇宙”模型。他们提出,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宇宙空间,更贴切的说法是类似一个泡沫,在宇宙之外还存在无数个泡沫,也就是说,存在无数个宇宙。所有的宇宙有着同样的或者说类似的机制进行各种限制,每个宇宙都经历了一次大爆炸,他们都是在大爆炸中诞生,并且存在着相同的物理定律。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宇宙都能“存活”下来,只要将大爆炸的“参数”进行细微的调整,各种宇宙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了。
多元宇宙论的观点
支持“宇宙永恒膨胀论”的科学家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只是一个更大宇宙中的其中之一,不管是我们的宇宙还是其它的宇宙都处于不停地膨胀当中,同时之间也有更多宇宙产生,此论点也被称为“多元宇宙论”。其它宇宙的特性与我们存在差异,但与我们所处的宇宙共存。虽然宇宙膨胀说仍然没有切实的理论模型,但理论表明,的确可以有若干宇宙以不同的速率同时膨胀。在这个更为广大的“多元宇宙”中,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极渺小的一个单元罢了。其它的宇宙中可能无法产生银河系、恒星、行星和生命,甚至根本无法产生物质。然而我们所认为的必备条件也许并不唯一,同时修改若干常量或定律,组合得出的物理学定律体系与我们的条件大相径庭,但却可能营造同样宜于生存的和谐世界,甚至可以有生命在其中诞生。
另一个“宇宙”被发现的证据
不久前,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称已经发现了宇宙大爆炸之前还存在另一个宇宙的证据。他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中,发现了神秘的同心圆现象,可以认为宇宙诞生之前还有宇宙,并且提供了在前一个宇宙中所发生事件的痕迹。根据他的研究报告称,一共发现了12个同心圆辐射“印迹”,其中有5个圆具有特别的意义,分别对应着宇宙演化历史上5次大规模的事件。出现星系团附近的神秘“圆环”的变化幅度在背景辐射上看却显得非常低。因此研究人员似乎开始抛弃“暴涨”宇宙模型,“暴涨”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中,并在将来会继续膨胀直到一个临界点,这种宇宙模型不仅有开端,也有结束。
这一发现并非是对大爆炸理论的否定,相反,它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大爆炸可能发生过很多次。科学家们解释说我们生活于一个“循环”的宇宙中——当我们的宇宙终结,标志着一个“世代”的结束。但是它会立即引发一次大爆炸,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世代”,也就是一个新的宇宙,这样永恒循环。两位著名宇宙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保罗·斯泰恩哈特和牛津大学的尼尔·图洛克曾出版图书表示:“无论是时间还是宇宙都没有开始或者结束。宇宙进化过程是循环往复的,‘大爆炸’每一万亿年发生一次,每一次都伴随着新物质和新辐射的产生,并形成新的星系、恒星、行星以及生命。我们不过是最近一次循环的组成部分。”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E、有科学家认为宇宙进化过程是循环往复的,一个“世代”结束后,就会立即引发一次大爆炸,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世代”,也就是一个新的宇宙。
A.除我们的宇宙之外的宇宙都有着各自的物理学定律和错综复杂的结构,生命就在其中一切条件都恰好适宜的宇宙中出现。
B.科学家通过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辐射证实,宇宙曾经历过一个在极其短的时间(远小于1秒)内其体积瞬间扩大的阶段。
C.“多元宇宙论”指的是我们所在的宇宙包含着众多的宇宙,所有的宇宙都处于不停膨胀当中,同时之间也有更多宇宙产生。
D.罗杰·彭斯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中,发现了宇宙大爆炸之前还存在着另一个宇宙的证据,这一发现是对大爆炸理论的否定。
【小题2】文章标题“宇宙是唯一的吗?”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小题3】根据文意,你认为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否可以证明多元宇宙的存在?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6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以下小题。
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
周阿细
我在笑,盯着电视里的他。先生依旧是几年前的模样,清瘦,贝雷帽歪歪地戴在头上,大大的烟斗时不时地放在嘴里猛撮几口,抱着脚在草地上滚来滚去,笑时半眯着眼,孩童般的顽皮。
央视十的《人物》为先生拍了一部60分钟的纪实篇,分上下两集播出。60分钟的时间游画完了先生的一生,终是不够的,如同一幅写意的中国画,眼看着远山近景就要错落得有情有致了,眼看着墨痕断处听江流的洒意就快出来了,却在最后时刻顿了笔,叫人心中很是不快。不过,任你是再好的编导,任你有再好的剪辑,都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那个当日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这个今时长川中我行我游的摆渡人,又怎肯拘泥于他人60分钟的旁观呢?
先生12岁离家,颠沛流离。
剪影、木刻、雕塑、画画。打架、穷困、饥饿、寂寞、恋爱。狂热的艺术信仰,游走在一个十几岁男孩的江湖里。
19岁初恋,女朋友便是日后的夫人,吹小号给她听,吹得她与他私奔。经历战乱,生活困苦,衣食无着,连小号也失落不见。多年后先生重新买了一把小号,问50多年前的女朋友:想听什么?
画面上,她与先生坐在宽大的可以看见海景的玻璃窗前,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面容温婉,眼中盛满爱意。经过岁月的蓄积后那饱含着爱意的眼神更加摄人心魄。谈及一件小事,她歪着头问:我错了吗?孩子般的神情,他笑而不答。
关于那个破落美丽的天堂,这么多年,他们还是念念不忘。
那年他被打成黑帮,全家被赶到一个狭小昏暗的小屋。她生病,请医生也不见好。他拿笔在墙上画了一扇两米多宽的大窗子,窗外是绚丽的花草,还有明亮的太阳。他们称这是他们破落美丽的天堂,而她的病,竟也奇迹般的好了。
大雅宝胡同是先生从香港回北京后居住的地方。同住的有李苦禅、李可染、董希文、张汀,高朋满座......那一年,先生28岁,是中央美术学院最年轻的老师。
文革时,也是这些人被关在一起。多少的光阴、生命、血、眼泪。多少的劳累、痛苦、羞辱、恐惧、多少的牵肠挂肚,思念家人和朋友。
先生眼中的文革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戏剧,遗憾的是票价太贵。七十多岁的李苦禅可以若无其事地将几百斤一铁车的垃圾倒进垃圾坑,当书生气十足的李可染手臂和嘴唇都在颤抖时,先生在心里向他呼喊:“顶住啊,老头!怕不怕都是一样的,一定不要倒!”
曾经住在大雅宝胡同的老人,如今剩下的也应该是屈指可数了。那些斜阳,那些旧事,那些陈酒,那些老友,都成为了先生生命中最忧郁的碎屑。
先生在湘西凤凰古椿书屋的一幅画中的跋上写道:老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每次老先生回家,凤凰的老百姓就像过节一样,敲锣打鼓地欢迎他。从意大利的无数山庄到香港的山之半居到北京的万荷塘,真正能让先生的心得以所系,魂得以所牵的依然是沱江边那个叫夺翠楼的屋子和文庙巷中的那棵老樟树!
很多人说先生的人生极富传奇色彩。于是人们拍摄他的经历,书写他的故事,然先生在写回忆自己的文章时却用“仿佛是别人的故事”为名。
仿佛是别人的故事,曾经的困苦感伤都是别人的故事,所以先生会在80岁的时候开大红的敞蓬跑车,会在草地上抱着小狗滚来滚去,会随性至真笑得心无旁骛......
“在湘西长大,从小看杀头,生死的概念不一样......将来,骨灰也是不要的。”先生这样说道。
先生叫黄永玉,人们尊称他为先生,他喜人唤他老头!
【小题1】本文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简要概括黄老先生的人物性格特点。(4分)
【小题3】本文重点讲述了黄永玉的哪几件事?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4分)
【小题4】作者通过黄永玉先生的刻画,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人生态度有怎样的看法。(6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小题1】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A.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成了影响。
B.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
C.“词为艳科”,在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方面,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D.受听众影响,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
【小题2】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
B.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D.“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亡,然后词作,”词被称“诗余”,并不是说诗的发展,到了宋代便开始消亡。
B.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
C.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D.词在咏史言志时,也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其表现情感相对于诗更深沉幽微。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传奇
徐慧芬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传奇。
两年前的某一天,在咳嗽了将近两个月不见好转之后,他决定去一家药店买瓶咳嗽药水。当他从药店出来后,就有一个人奔上来,在他背后猛击一掌,大吼一声:“阿贵,你要发财了呀!”他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才认出这是前村是垃圾的疯子。他哪里叫什么“阿贵”,他的小名其实叫阿土。
阿土晃了晃手,像拨开一团雾气那样,转身走了,一路还觉得十分好笑。然而,“你要发财了呀!”这声音竟象一颗种子种在了他的脑中,很快有了发芽的欲望。24小时之后,他决定去碰碰运气。他来到一家销售彩票的小店里,掏出两枚一元的硬币,买了一张彩票。他以前从不相信彩票,因为他觉得自己眼下的生活需要一个小钱一个小钱地省着用,哪里敢去赌这种容易上瘾的买卖。
现在,他决定去赌一次,就这一次!他怀着热望,等待了一周,开奖的结果是失望。阿土嘲笑了自己之后,突然发现,他选出的号码与中奖号码只差了一个尾数!也就是说,如果那天,他只要慷慨一点点,再买上一张,买上紧接着他的彩票号码后面的那张彩票,那么,这50万元的奖金,将属于他这个穷人了,那么他做穷人的历史将要抛进垃圾箱了!
阿土懊悔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呀!“你就要发财了呀!”他现在觉得,这句话一定是上苍借疯子的嘴巴对他的暗示。他如果拒绝上苍的馈赠,那一定是个头号傻瓜了。觉悟之后的阿土决定再去试试。这一次,他决定加大赌注试试。于是,他毫不犹豫,省下了一个月买荤菜的钱,花了20元,买了10张连票。
又是一个难熬的等待,结果出来,看到中了大奖的那个号码,阿土心疼得傻了一夜,原来,如果那天再大方一点,翻个10倍,花上200元买上100张连号的,那么,这100万元的大奖,不就属于他阿土了吗?阿土想:有了100万元,我将舒舒服服的度过我的晚年,不,我哪用得了这些呢?我要把这些钱匀出来,给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每人一份。儿子见到这些钱,一定不会再觉得老爹无用了吧?女儿呢,也一定会亲亲热热地叫我一声好爸爸。那几个孩子呢,我将袋里揣着钱,领他们去玩,想要什么?说!爷爷买去……
阿土又想,200元又有什么了不起!我顶多再节约一点吧,把烟戒了吧!那蹩脚烟早已损害了我的健康!也许我还可以厚厚脸皮向那几个冤家借一点?即使指望不了他们,我还可以学学前村那个是垃圾的疯子,每天早晨或者晚上,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淘淘垃圾桶,一天弄他个二三块钱,关键是要悄悄的,我可不想被人发现,丢子女的脸!
大约两个月后,阿土终于凑足了200元。买下了连着号码的100张彩票,在挨过了心惊肉跳的一个星期的等待后,失望再一次迎接了他。但是,掉过眼泪之后的阿土,不到一个星期就调整好了心态,因为,疯子的“你要发财了呀!”这句话已在阿土的脑中长成了一棵树。此后,阿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攒钱和购票……
两年后的一天晚上,手持彩票的阿土,倒在了家中那台老掉牙的电视机前。电视机的声响改过了他临终前从胸腔里迸发出来的一声大叫。三天后,闻讯赶来的子女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他们头裹白巾,袖配黑纱,神色庄重,面容悲戚,称阿土为“亲爱的爸爸”。他们为阿土从专用商店里采购了那个世界用得着的一切豪华物品,琳琅满目,铺在屋外走道上,眩了众人的眼,前村拾垃圾的疯子走过,又是一声大叫:“阿贵,你真的发财了呀!”
那么,阿土究竟有没有发财呢?有人问过阿土的子女:你老爹身前是否中了大奖?阿土的子女一致回答:不要编传奇。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主人公小名其实叫阿土,并不像疯子叫的什么“阿贵”,暗示了阿土的现实处境,为后文写其困境伏笔。
B.阿土第一次买彩票时由于不够慷慨,没买上紧接着他的彩票号码后面的那张彩票,所以失去了一生中难得的发财机会。
C.小说写阿土幻想中大奖后要把钱匀出来,给子孙们每人一份,还想象子女对他的亲热,可见作者对阿土既同情又嘲讽。
D.阿土临死时迸发出的大叫,电视机的声响盖过了叫声,有人说是发现中奖后的惊叫,其实是又一次绝望的哀号。
 
E.在阿土的子女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上,他们身上裹白配黑,神情庄重悲戚,称阿土为“亲爱的爸爸”,表达了真诚的悲痛。
(2)小说中疯子的话“你要发财了呀!”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阿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4)小说的标题是“传奇”,第一段却说“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传奇”,结尾又说“不要编传奇”,这些表述耐人寻味,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的故事算不算传奇?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