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外国小说,完成小题

【美】欧·亨利
陶柏蒙锁上公文包的时候,感到口干舌燥。他颤巍巍地伸手入袋,掏取香烟,觉得手在发抖。他站到窗口,俯视窗外中央公园的一片新绿,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内心的紧张,稍微缓和了一些。他那疲惫的眼睛,惶惑不决地注视着那个公文包,公文包里正装着他的命运,虽然他心里仍然矛盾,但是他到底还是那样决定了。片刻之后,他就将提着那个公文包,悄然离开这间办公室,一去不再复回,但是,他真不能相信,个人五十四年来的信誉,即将就此毁于一旦,因此他取出飞机票来,困惑地审视着。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办公室里静寂无声。陶柏蒙的视线,迟缓地从大写字台移向红皮沙发,然后经过甬道、外室,停驻在魏尔德小姐插瓶放在桌上的一束玫瑰花上,魏尔德小姐将和许多其他的人们一样遭受破产,这束玫瑰花,亦将被弃置于垃圾堆中,这似乎太霸道,太残酷,但是,有什么比自保更重要呢?即使是玫瑰,也长出刺来保护自己!他知道魏尔德小姐在爱恋着他,而且竭尽一个四十岁未婚女性的可能,在深深地爱恋着他,她供职于陶柏蒙信托公司已经十二年了,但是,他却不想放弃自己宁静的独身生活……他陷于沉思之中,不经意地把桌上的日历翻到了下礼拜,忽然间他从沉思中觉醒过来,发觉到刚才这些无意识的举动,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提起公文包,整整衣冠,悄悄走过玫瑰花旁,出门去了。飞机要六点钟才起飞,正是醉人的春天,公园里的景致,灿丽锦簇;春阳透过丛林,疏落的影子交相辉映。远处,广场上空时有洁白的鸽子翩然起落。虽然到南美去颐养天年是他的毕生大愿,但却不曾想到这个愿望竟会实现得这么快!这完全是医生为他决定的,他回想起医生对他说;“一切取决于你自己如何调养,享乐优裕,也许还能多活几年。”
他顺着公园漫步,手指被沉重的公文包勒得有些疼痛,但是心情却并不紧张,他和蔼地对一个巡逻警察古怪地笑笑,甚至想要拦住他,而且告诉他:“警察先生,我实在不如我的外表一般值得别人尊敬;我是个拐骗六百家客户的经纪人,我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对于我自己的行径感到惊奇,因为我一向诚实;但是,我在世之日已经无多,公文包里的钱财,足够我作最后的享用。”
路过一处玫瑰花丛,他又想起了魏尔德小姐。记得是在两个月以前,她怯怯地交给他一张三千元的支票,“陶柏蒙先生,请你把这笔款子替我投资好吗?”她忸怩地说,“我觉得我早就应该托付给你了,储蓄存款比较起来是最可靠的,而且自1929年以来,我一向对股票证券不大信任。”“魏尔德小姐,我很愿为你效劳,”他内心暗暗得意,“但是,你既然不信任证券,为什么又变了主意呢?”她低下头,羞答答地不做声,停了半晌才说:“是的,我在这里服务已经很多年了,亲见你为别人赚了许多钱……我相信托付给你是不会有什么不妥的,万一不幸,我也不会有二话的。”
他提提精神,继续向前走去,哥伦布广场已经隐隐在望了。忽然,他看见路边蹲着一个人,那人的年纪,和他自己不相上下,也许比他还稍稍大一点,头上蓬着苍苍白发,衣衫褴褛,补丁斑斑。陶柏蒙放缓脚步,许多野鸽子正围绕着那个人飞舞,争着啄食他手上的花生;在他怀里,还露出花生袋子。从侧面看去,那个人很和蔼,很慈祥。但是满面皱纹斑驳,想是历经风霜使然。他看见陶柏蒙正在看他,就说:“可怜的鸽子哟!它们经过了漫长的严冬,自从飘雪以来,它们早就被人们遗忘了,我只要能买得起花生,不论气候多么恶劣,我都必定会来的,因为我不愿意让它们失望。”
陶柏蒙茫然地点点头,他盯着那个孤零零的人出神:“那个人这么穷苦,还肯把仅有的钱用来喂鸽子,那些鸽子信赖它们的穷施主……”
这个念头激起他五十四年来清白无瑕的自尊心,使他豁然一惊,他忽然看见那些鸽子变成六百家嗷嗷待哺的客户,其中有几家是孤苦无依的老寡妇,靠亡夫留下的一点薄产,节衣缩食地活着,其中有一只鸽子是魏尔德小姐。而他,就是那蹲在路边喂鸽子的人,至少在今天以前的那些日子里,他就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但是。他不但从来不曾衣衫褴褛,而且一向丰衣足食!羞恶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他回过头来,跑回公司,虽然他的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讥嘲他重投樊笼,为人役使,太不聪明,但是他的意念趋于坚定。
此时,那个喂鸽子的人还在公园里;他茫然地环视四周,回过头来,看见一只肥美的鸽子正在他掌中吃得高兴。喂鸽人熟练地把它的脖子一扭,揣进怀里,然后站了起来。“朋友们,很抱歉!”他对四散飞舞的鸽子们温和地说,“你们知道,我也需要果腹呀!”
(选自《欧·亨利小说选》,有删节)
【小题1】概括第二段划线处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小题2】从全文看,小说主人公陶柏蒙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3】路边喂鸽子人的举动让陶柏蒙幡然醒悟,但读来并不让人觉得突兀,请结合情节谈谈其中原因。(4分)
【小题4】本文标题为“鸽”,请分析其含义与作用。(4分)
【小题5】如果没有最后一段,小说也很完整,但正是这一段,使小说更有深度。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5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12: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
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  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小题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C.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原因。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小题2】【小题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的一项是(  )
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B.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C.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D.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小题4】【小题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这是中国书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D.“书者,如也。”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模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风雨如磬九十载,沙场点兵朱日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沙场阅兵”不仅给人们带来迥然不同于城市阅兵的视觉体验,更是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
“沙场阅兵”丰富了阅兵活动的重大主题。这次“沙场阅兵”以回顾建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维护核心、彰显辉煌成就为主题,更加突出军队特色。“沙场阅兵”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十六次大阅兵,还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三次大阅兵,也是第二次在非国庆是举行的大阅兵。更是我军首次组织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专项阅兵,当然也是近年来我国首次在野战化条件下进行的阅兵,还是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实施后的首次阅兵。可以说,这次“沙场阅兵”,是对阅兵活动的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沙场阅兵”展示了改革强军的丰硕成果。军队改革的唯一目的就是强军,为了“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而这次野战化条件下的阅兵,按照新的军事力量体系确定参阅兵力和受阅序列,集中体现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特点,也充分展示了我军体制、结构、格局、面貌的新阵容、新变化、新气象,展示了我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面貌、新动力、新发展。可以说,“沙场阅兵”是我军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是对“脖子以下”改革逐步深入的检阅。阅兵活动的成功举行,充分证明改革必成、强军可期,让官兵投身强军兴军的信心干劲更足了。
“沙场阅兵”彰显了十分强烈的实战色彩。这次阅兵依托参加实战化训练的部队组织实施,受阅将士走下训练场便走上阅兵场,以征尘未洗、连续作战的战斗姿态接受检阅。受阅官兵全部来自作战部队,指挥员和战斗员本色登场,展露实战本领。阅兵现场,从领导人到普通士兵都着野战军服,不搞群众性观摩。参阅官兵就位的方式也不是以往的踢正步,而是采用跑步的方式。阅兵保障按照实战化要求组织,所有装备不作装饰。空中突击梯队着陆后的集结机动,完全是实战化。整个阅兵,一切以战场为背景,一切以战时为标准,一切以打赢为目的。
(摘编自唐守伦《“沙场阅兵”是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
材料二:
记者:为什么要在建军90周年组织阅兵?
任国强:在重大纪念日组织阅兵活动是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这次阅兵展示全军部队新形势下戮力强军兴军的崭新风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记者:此次阅兵在组织指挥上有哪些新的特点?
任国强:这次阅兵在中央军委领导下,以中部战区为主组成阅兵联合指挥部,对受阅部队实施统一指挥,是新体制下战区履行职能的重要实践。阅兵按照新的军事力量体系确定参阅兵力和受阅序列,重在反映现代新型军兵种力量鲜明特色、体现信息化联合作战编成及运用方式,展示我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新重塑。
记者:请介绍一下参加这次阅兵的部队和装备情况?
任国强:参加这次阅兵的共有45个方(梯)队。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接受检阅。受阅官兵1.2万人,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阅兵展示现役主战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和新质战斗力,参阅装备类型多样,受阅地面装备600余台(套)、各型飞机100多架,近一半为首次参阅。
(搞编自《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就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答记者问》)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沙场阅兵”是第二次在非国庆时举行的大阅兵,也是我军首次组织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专项阅兵。
B.这次阅兵展示全军部队新形势下戮力强军兴军的崭新风貌,目的是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C.参加这次阅兵的是来自多个军种的部队,包括联勤保障部队。以中部战区为主组成阅兵联合指挥部。
D.参阅官兵就位采用跑步的方式,完全是模拟实战化。整个阅兵,不摆花架子,一切以打赢为目的。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沙场阅兵”给人们带来的迥然不同于城市阅兵的视觉体验,成为了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
B.这次阅兵的受阅将士走下训练场便走上阅兵场,突然袭击的目的是检验他们的实战本领。
C.为了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军队必须进行改革强军战略。
D.阅兵展示现役主战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体现信息化联合作战编成及运用方式。
E. 参阅装备类型多样,受阅地面装备600余台(套)、各型飞机100多架,有一半为首次参阅。
【小题3】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为什么“沙场阅兵”是庆祝建军节的最好方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只恐双溪舴艋舟
——关于当代油画卡通倾向的思考
剑武
近30年来,当代油画从人性化、家居化、卡通化……一路走来,可谓奇光异彩,可就是在这表面的五光十色里,既让人看到了历史性的进步,也看到了从一种雷同走到一种新的雷同,从一种偏执走到一种新的偏执,从一种无精打采走到一种新的无精打采。
因为意识形态的影响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我们曾经选择了苏俄写实画派,弃除了其它风格流派,并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红光亮一统天下的极端境地,为此,我们在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从思想、学术、艺术诸方面做了许多年反反复复的清算、整理,以期拨乱反正,包括以激越方式进行的“八五新潮”等,从而使我们的造型艺术家在几无羁绊的状态下从事艺术创作,在几无要求的状态下创造个人风格,如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得到了爆发,艺术家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艺术天地因此而千姿百态,但是,由此走来,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有深刻的人文思想,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广博的人文知识,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自觉的反省能力,也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强有力的自我调整与自我改造能力,因此,我们又有了许多的不如人意。
我们从红光亮的炫目眩晕中走出来,有了振聋发聩的伤痕艺术,有了洞幽烛微的反思历史的艺术,有了深入骨髓的探索人性的艺术,有了以小见大的展示市井的艺术,有了粗犷沉重的展示下层人生活的艺术,但是,任一艺术探索的成就确定以后,便在“可以得奖”、“卖钱多”等非艺术旗帜的引导下,出现一阵非理性的自我重复与他人模仿,高昂的艺术激情不日即被让人哭笑不得的仿制兑换成了平淡如水,兑换成了俗不可耐……且有人美其名曰:风格。眼前,在年轻艺术家中大量出现的油画卡通化正在沦入这一怪圈,而让人担忧。
这些1980年前后出生的艺术学子是在卡通逐步盛行的年代长大的,卡通是他们的人文环境特征,因此,在他们进入自我主张从事艺术创作时,自然而然地便借用了卡通手段,本是无可厚非。关键是,他们在以卡通作为新媒介手段、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后,多数人停止了脚步,停留在语言本身。他们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如何将眼前的一切转化为卡通形象上,而把眼前的一切所包含的社会生活动向、缘由等人文意味抽象了、淡化了、埋没了、忽略了,甚至排斥了。他们身处的一个伟大时代,在他们的作品里只剩下一堆平面化的玩偶。崇高被消解、深刻被填平的同时,艺术所应当具备的人文精神也被消解了填平了。同时,生活圈子狭小、视野平低的不足也影响着他们的自我突破。这些问题应当得到年轻朋友们重视。
从年轻人的创作里可以看到年轻人的问题,也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的问题,也可以看到整个艺术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领导部门、管理机构、群众团体、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在组织艺术创作、主办艺术展览、开展艺术教育、设立科研选题的时候,有没有在口号下确定实施方案,有没有在方案下确定任务,有没有在任务里确定人选,有没有在人选里考虑年龄梯次,有没有在日常工作中安排新老交替、文脉传承这个千秋伟业。如果我们不把年轻学子的学习、体验、创作——再学习、再体验、再创作考虑到我们的工作中、安排在我们的活动中、体现在我们的成就里,我们组织的创作不就是为名人设局吗?我们主办的展览不就是为同门办事吗?我们开展的艺术教育不总是戛然而止吗?我们从事的科研不就成了一些人的所谓观点的同义反复吗?
不管我们多么有能耐,不管艺术界人士多么长寿,未来都属于年轻人,因此,我们应当提供条件、提出要求,让年轻的艺术学子打开窗户、敞开心扉,融入并深入社会生活,认识并表现伟大时代,否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选自《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油画的发展经历了从人性化到家居化再到卡通化的发展历程。
B.我们的油画曾经选择了苏俄写实画派,弃除了其它风格流派,完全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影响。
C.在文革结束后,我国油画领域开始由红光亮一统天下的局面转变为千姿百态的艺术天地。
D.在新的时代,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自查自纠能力。
【小题2】下列对当代油画出现卡通化倾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今的艺术学子多数出生在卡通逐步盛行的1980年前后,卡通是他们的人文环境特征,所以他们在从事艺术创作时,必然就会借用卡通手段。
B.多数艺术学子将如何把眼前的一切转化为卡通形象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忽视甚至排斥了客观世界所包含的社会生活动向、缘由等人文意味。
C.这些艺术学子在以卡通作为新媒介手段、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后,多数人停止了脚步,而生活圈子小、视野不开阔又影响他们自我突破。
D.我们的领导部门、管理机构、群众团体、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对年轻学子“学习、体验、创作——再学习、再体验、再创作”没有足够重视。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代油画的发展历程中,既让人看到了历史性的进步,也让人看到了雷同、偏执、无精打采等许多无奈。
B.作者批判了在“可以得奖”“卖钱多”等非艺术旗帜引导下,出现的非理性的自我重复与模仿他人的创作。
C.作者认为,透过年轻人创作中的问题,可以看到年轻人自身的问题,还有社会的问题、整个艺术的问题。
D.文章末尾引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者愁的是当代油画领域中的卡通化趋势得不到遏制。